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5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隐喻在语篇中的意义推进可以建构语篇的连贯性,即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蕴涵或诸多喻体之间在概念层次上的密切关联可以建构语篇连贯;多个喻体从不同方面描述某一个或多个概念促成语篇连贯;隐喻自身的系统性也可以建构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32.
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不仅要学会该语言的语法、词汇等知识,还必须要掌握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不了解日本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日语,也很难灵活应用日语。  相似文献   
33.
以颜色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英汉词义指称客观同一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认为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指出准确地把握颜色词的语言意义,可以避免在跨文化语言交际出现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34.
反语是人类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使用得十分广泛。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格,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对反语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修辞学转向了语用学的研究。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反语,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来探讨反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35.
吴恩梅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151-153,150
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的部分。同时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有其共性与差异。因此,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6.
"月"是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自古以来,有关"月"的诗作颇为丰富,由此产生了各种内涵。月亮意象产生的女性化联想在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诗歌中得以充分的诠释,月亮意象成为从年轻女子到母亲以及命运和孤独的象征。蒂斯戴尔的月意象吸取了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同时她也赋予月意象以时代的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意象体系。  相似文献   
37.
指称功能是话语表达的一项基本功能。指称语的选择是动态的心理推理过程。从语篇视角研究指称现象,可以激活指称语的实体,尤其是对违背或偏离话语线性规律的指称歧义现象进行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38.
《卡通》是后现代派代表作家罗伯特·库弗的一篇短篇小说。库弗在文中通过夸张的人物、不合逻辑的情节、似真似假的场景,讲述了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故事。由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及场景在真与假、虚拟与现实中穿越,因此整篇小说都因其不确定性而显得荒诞不经。库弗通过这种看似荒诞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社会生活混乱、无意义的一面,而这一面正是构成人类荒诞性存在的主因。  相似文献   
39.
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本科人才。本文在充分调研人才市场和毕业生质量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性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创新型+师范类英语人才是培养的模式特色,其课程体系设置应拓宽通识课程,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师范特色,提高从师技能,从而培养优质的师资。  相似文献   
40.
以时间为序系统地介绍了Chomsky对词库的研究进展情况,阐释了人脑中词库的特性,指出Chomsky对词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但是Chomsky对心理现实性概念认识不足,认为以Chomsky为代表的生成语法不仅促进了语言学界对词库的探讨,而且促使心理学界和认知神经科学界对人脑词库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