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94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66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在较为系统地考察以往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已经公开的政府统计数据、6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数据,以及来自山东省城市居民连续7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地区富裕程度不同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高收入群体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群体;从一段时期内考察,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并没有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地区富裕程度与居民幸福感水平之间相关不明显。研究的主要政策主张有: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以快速良性的经济发展来保证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保障民生,建立与完善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利益调整机制,加大公共产品,特别是社会保障的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82.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嵌入式"党建模式实现了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有形覆盖,但存在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定位不明,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尚未实现有效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分离以及"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发生摩擦与碰撞等问题。"嵌合式"党建模式与"嵌入式"党建模式在聚焦阶段、主要目的、理念原则、路径指向、蕴含思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嵌合式"党建模式有利于完成"质量建党"新任务,符合地方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的新需求,也与我国培育社会组织的新策略相匹配。通过制度建构、策略转向、结构嵌合、业务嵌合和文化嵌合,实现"嵌入式"党建模式向"嵌合式"党建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3.
2020年后农村减贫的战略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如何精准识别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的 根源,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运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中国社会 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民的可行能力不足具有明显的致贫效应,其中,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 等基本可行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等可行发展能力的不足均是导致农民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作 意愿的致贫效应不明显,相对贫困的状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的工作意愿;增加农村基本公共 服务供给则是纾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机会同样具有重要的脱贫效应,可以显 著降低农民相对贫困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4.
<将EXPLOITATION译成"剥削"质疑>一文认为把EXPLOITATION一词译成"剥削"是扭曲了词义,应该译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这是不对的.其实,在英语中EXPLOITA-TION有"剥削"之义,可以译成"剥削".汉语中的"剥削"概念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但与EXPLOITATION的翻译无关.  相似文献   
8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经济目标是“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手段。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都可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手段。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只有实行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计划干预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6.
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主要流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文明引起的环境危机的出现,西方学者开始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形成了一股研究环境伦理的思潮。本文梳理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中主要学术流派的观点,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7.
中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作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成功,但其发展却伴随着争议和矛盾.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中国渐进地推行了公共事业的民营化改革.但囿于固有的集权体制和公民社会的弱小,特别是公共事业改革取向定位的不明确,使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模式存在理论滞后、指导思想缺失、规制不健全、政事不分、效率低下以及腐败等问题.唯有加强理论研究,坚持政府集权而不能越权、公平优先于效率等原则,准确定位"民营化"内涵,确立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公共事业运作机制,才能使公共事业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8.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党的执政,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执政方式也正随着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89.
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全面地评述了包括政党的界定与分类、政党的功能、政党体制及其不同类型划分、政党政治前景等方面的西方政党体制理论,并在此视角下比较了欧美国家政党对现时代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组织与功能难题的不同回应形式,提出相对于美国政党体制基本上只是从政党组织功能与政策主张方面所作出的局部调整,那么,欧洲政党与政党体制涵盖了组织机构、意识形态和政党格局等诸多方面的回应似乎更深刻些.  相似文献   
90.
供给侧改革“以人为本”的理论逻辑主线与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中“提升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价值指向是相契合的,因此它是检视城市社区治理成效、推动治理转型的新视角。首先,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下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供需结构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次,以社区居民需求的意愿识别、需求管理、成效评估为线索,建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型。最后,提出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更扎实的主体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以服务促治理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