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38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58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98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科研育人”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校的育人方式,目前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主要有“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种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科研育人”的提出,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科研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影响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增强学生识假辨伪、反对迷信愚昧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6.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国内外的一些高校已在科研育人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学习.“科研育人”应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需要学校、社会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的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2.
中国的"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乐和”艺术精神的内在结构和文化意蕴.今天,高扬自然和谐、人类和美及天人相和,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和贵良知与人天和谐意识的觉醒,由此促进人类的最优演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显现出"乐和”艺术观念的美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3.
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BRL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上市公司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进一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实现上市公司信息网上披露.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推广XBRL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4.
商业银行会计流程再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以金融自由化、证券化为特征的金融变革使得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传统会计流程暴露出它固有的缺陷.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会计流程缺陷的基础上,探折了商业银行会计流程再造的含义及必要性,提出了商业银行会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商业银行会计流程再造模型.  相似文献   
75.
针对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中的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的弊病以及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Excel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建议.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集成一体化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78.
张小平 《东岳论丛》2012,33(12):182-185
“大而不倒”的理念从1984年美国政府救助大陆银行开始正式确立到2007年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蔓延,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两难选择.在救与不救之间,政府扮演着被绑架的“倒逼”角色,不仅丧失了公信力,也滋生了巨额的财政负担和后续的金融恶果.因此有效解决“大而不倒”,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金融改革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大而不存”成为一种学术主流.本文从回顾“大而不倒”的发展历史开始,分析了其弊端以及“大而不存”的争议,指出真正有效解决“大而不倒”问题,应从金融机构本身着手,加强其对抗风险的能力并采取有效的金融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9.
农民离村是民国时期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灾荒饥谨层出不穷、兵灾匪祸连年不断,加以人口与自然资源比例失调、土地兼并严重、失业现象广泛存在,成千上万的灾民与难民被迫离开农村。农民离村有的进入边疆地区,有的涌入城市,但更多的变成了无业游民。民国政府为了缓解农民离村造成的社会压力,主要采取了救济灾民、救济难民、安揖游民贫民以及移民垦殖等社会性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80.
我国《票据法》首次将英美法特有的“对价”概念引入基本法,是立法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但在对价制度的构成、法律后果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对价制度应侧重于客观相对应这一要件,认可为客观对价应当完善对价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明确给付不相当对价者不得享有优于其前手的票据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