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我国民俗学田野作业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还处于不完备的稚弱状态,对其进行反思是民俗学研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现代民俗学早期在发起和形成两个阶段的田野作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比研究表明,中国民俗学界对田野作业的认识及其整体水准都呈逐步深化和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32.
丁尔纲 《阴山学刊》2004,17(4):106-111
两位文坛巨擘间的忘年交与文字之交长迭半个世纪而能真挚诚信,弥久弥笃,虽经战乱危难,仍能携扶撑持,相濡以沫,盖缘于具共同的革命信念与人民事业,共有的时代使命感与历史责任心.这种友谊,基础牢固,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民族与人民无限热爱,无比忠诚;对革命无私奉献;对人民文学事业缱绻执著,不断创新;文品人格,始终一致;面对忧患与劫难坚韧不拔,知难奋进;对希望、理想与未来,不懈追求,乐观坚信,从不动摇.这一切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具永久性的人文精神.故能垂范于当今社会,特别是当代文坛.这笔精神文明遗产弥足珍贵,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薪火相传,使之永远绵延,常盛不衰.  相似文献   
33.
受国际体育热潮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教育受到关注,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终身受益性的运动项目,是对青少年进行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舞蹈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笔者还探讨了体育舞蹈教育的功能,提出了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体育舞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是客观真实,现实标准是法律真实,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5.
在传统认知视野中,长于抒情之“诗”与长于叙事之“史”既各司其职,又不离不弃,互通互补。自唐代杜甫诗善于叙事,别开境界,被时人誉为“诗史”以来,后人不断地拿各种诗体与编年、列传、纪事等史传交叉匹配,以增强诗歌的纪实性与叙事性。宋代以纪实性、叙事性为内含的“诗史”说再度辉煌。明代嘉靖年间的孔天胤曾将这种笔法概括为“以史为诗”“情事合一”,尤其是明清易代之际经历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的那批诗人在继承“以史为诗”传统过程中推动了叙事诗进展。期间,也伴随着关于“诗史”说的质疑和争论,直至清代“心史”说出现。一方面,“心史”说在强调诗歌抒情本质的同时,又兼顾了叙事性能,融合了“诗心”观念与“史笔”观念;另一方面,将以“情”为内核的“心”视为特殊叙事的一种,强调了诗歌叙述“心事”的功能,使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心态史、心灵史、心事史,其实质是强调“情事合一”。因此,“心史”诗学与“诗史”诗学并行不悖,并影响及史学建构,至今人钱钟书便有了所谓的“诗具史笔”“史蕴诗心”之说。  相似文献   
36.
桂馥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说文》四大家之一。他嗜好金石,精于篆隶,善治《说文》,并以此为基础,广交天下学人。其中相交久、相知厚者之一,为济南历城周永年。二人切磋问学,一起创办借书园,一起纂修《四库全书》,相识相交近30年,直至周永年辞世。他们共同筹办的借书园,在中国图书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37.
兼语动词“让”源自行为动词,跟其他同义兼语动词的来源一致;跟别的兼语动词直接源自行为动词不同的是,“让”在西汉首先成为表示“让与”的兼语动词,中古时发展成为表示“容让”的兼语动词,最后在唐代才成为表示“使役”的兼语动词和表示“纯致使”的兼语动词,这是受动词“教”逆向类推的结果。在成为兼语动词的同时,“让”也开始向被动标记演变。  相似文献   
38.
方孝孺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本,他认为君主最基本的职责是养民,“诚以格君”是君职落实的主要途径,治国的根本法则是“均平”,治国路径应该是仁以施治,“视民如伤”, 推行井田制,藏富于民,重用人才、慎选治国理民之吏。为了更好地保护民众利益,方孝孺主张寓仁于法,寓礼于法,“立法利民”,强调立法的目的是卫民,倡导普法宣传,加强执法,先教后诛,“治人”与“治法”并重。方孝孺的政治主张在建文帝时期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缔造了绚烂的盛世局面,不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的有益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39.
由于时历久远,文献不足,人们对西周、春秋时期《周易》文本流传、易学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所论主要及于两个问题:西周时期《周易》文本流传的问题和由《易象》引发的鲁国史官易学问题。笔者以为,西周时期《周易》即应有所流传,不仅止于周、鲁有之;《易象》应为鲁国史官易学之成果,而《左传》记载穆姜言“元亨利贞”一节也应是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接受史的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慧远的关系,并对汤用彤先生的<十八高贤传>伪作说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