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近些年来,一些宗教教职人员走进农村,农民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农民已形成包括崇高神圣的敬畏心态、信则灵验的接受心态、正邪有别的认同心态、信心增强的入世心态、亲爱和谐的交往心态、幸福平安的祈愿心态等内在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宗教等方面,对农民的宗教文化心态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02.
农民工群体在身份认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根据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以及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征,其美好生活主要包括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活、高雅丰盈的文化生活以及和谐优美的生态生活。因此,应当在城乡融合理念下,通过以物质建设为根本、政治参与为依托、文化发展为主题、社会保障为支撑和生态文明为基础的方式与手段推动农民工实现富足、民主、文明、和谐与美丽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3.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家风是构建文明乡风的精神养料。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优良家风建设面临主体缺失、建设方式式微和家风内容糅杂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坚持宣传与发展并重,吸引家风建设主体回归;借力新媒体,创新家风建设新方式;不断发掘农村的文化资源,丰富家风建设内容。通过推动农村优良家风文化建设,构建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4.
《论语》的编排有其逻辑性,《公冶长》篇以公冶长为题,暗示此篇与言语科相关,更准确地说是以子贡为教育对象,试图让子贡摆脱“器”的局限,以仁(道)来驾驭外显之才(器)。而子贡这类型学生要上达仁(道),不能走自诚明之路,而只能由器入道、自明而诚。这个修行方法,对于解决今天的器物危机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网络圈群以网络技术为载体,超越时间的限制,打破空间的壁垒,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新型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立足网络圈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网络圈群的概念进行辨析,通过深入探析网络圈群亚文化所具有的娱乐性、标识性、对抗性、嵌套性等特征,甄别网络圈群亚文化所衍生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探究其成因,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为优化网络空间治理、正确引导网民话语权方向、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