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6篇
统计学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海洋新兴产业的投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其投资机制的创新是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风险投资的视角对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海洋新兴产业的融资机制、投资重心分化、投资收益分配和退出机制的创新方法和方式,为海洋新兴产业的投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广东省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78—2009年的广东省年度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验证短期修正效应。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广东省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供应链信息系统是目前供应链信息共享、流程整合的最重要的手段,但目前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着很多障碍。本文通过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局部供应链案例的分析,得出了组织间信任治理在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演化路径和条件,以及其对供应链信息系统应用的影响机制。案例研究表明,组织间信任与供应链信息系统应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不同体制下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对企业创新行为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环境下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理论根源,并以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为代表,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创新行为差异进行了实证比较。  相似文献   
65.
现行户籍制度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情下的产物,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割性、等级性、世袭性和功能多元化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本文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及必要性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66.
现行的立法法和税收征管法构成了重庆市和上海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的立法根据,试点方案在计税依据、征税范围、税率与税收减免等方面对原来的房产税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借鉴重庆市和上海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在未来的房产税设计上应规定一定的免征面积,并按照不同房产的属性进行免税,其征税范围要涵盖国有土地上的所有存量和增量房产,计税依据要从房产交易价改变为房产评估值,并且实行房产税累进税率。  相似文献   
67.
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极强的穿透性与历史延续性的影响对现今公共权力制约造成一定的困境。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的表现形式;基于行政人格二重性和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的正负价值,分析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困境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文章利用中国198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Hansen(1999)的门槛回归模型,就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落后阶段,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影响效应最大;农村金融发展中等发达阶段,农村金融发展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明显减弱;农村金融发展发达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9.
和谐社会内涵着政治领域的和谐,也必然要求完善的政治体系的保障和支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对政治体系的诉求突出表现在,以科学的执政理念为指导,以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依托,以和谐的政治关系为内容,以健全的政治制度为保障,以先进的政治文化为支撑.  相似文献   
70.
试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金融危机不仅使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衰退,而且使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