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31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农业劳动向工业劳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劳动者形态。农民工的劳动者形态与工业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农民工演进形态的关系作专题讨论能更好地揭示农民工的劳动性质及其劳动形态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近代中国工业的独特性塑造了中国农民工的近代形态,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赋予了中国农民工的当代形态新内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长期性导致中国农民工的长期性。与全球化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民工面临着从外延扩大到提升劳动素质的内涵成长为主的模式转变。提升农民工的劳动素质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朱孔武 《学术论坛》2006,3(8):128-131
纳税人权利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可以从法学角度也可以从公共财政等角度加以认识,因而有必要从比较法角度探讨其在实证法上的地位以及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立法亦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其基本人权的属性没有获得肯定。对于我国法学而言,纳税人权利属于法律权利,其规范基础是《税收征收管理法》,必须正视宪法层次的纳税人权利所面临的法解释学和法实践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现阶段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段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但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的认识有所不同。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和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的原因,也有忽视公平而过多强调效率的原因;过高收入中还包括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解决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完善制度建设;把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引入初次分配;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104.
体育运动的全球化、商业化的发展导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体育争议,如何探索和构建解决体育争议的争议解决机制便成了当前的一个新课题。体育仲裁因其迅速、保密、花费少以及仲裁的专门性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的欢迎,而其进行仲裁的根据则包括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体育组织内部章程或条例中的仲裁条款以及大型运动会报名表中的仲裁条款等。同时利用体育仲裁也可以实现公正、公平和高效的争议解决目标。  相似文献   
105.
社会劳动价值论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新见解”。其所提出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等观点需要澄清。对社会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的辨析: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何消失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表现为个人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而且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形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长期采取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二是改革开放后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结果;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问题上,过多强调效率,严重忽略了公平;四是转轨时期,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五是分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六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使得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经济利益关系调整而造成收入悬殊。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思想,启示着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去发现、认识农民问题;重农抑商的传统使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文化心理上倾向于从农民问题上切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国情的最鲜明、最突出的因素是农民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找到农民问题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8.
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体法治意识的现代化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要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精神。而法治意识能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9.
诚信道德置身和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在市场经济社会,诚信是契约精神的内核,是提升和强化竞争优势的社会资本,是防止市场扭曲、实现谋取正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它作为市场契约的基础、市场竞争的要件和合理获利的保障,构成了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德治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对诚信之需求的深厚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市场主体是"诚信经济人",体现着经济人的追求与社会人的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语境下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使命和大学育人原则做出的时代解读和庄严承诺,也由此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导话语。文章结合思想道德素质及其特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