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40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939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02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明代中后期文坛巨匠王世贞在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的同时,还对当时的儒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凭借渊博的学识,王世贞积极探寻儒家经典本源,指出了宋儒在解经、证史时所存在的种种“支离割强”之处,并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弊端及理学家文艺观念进行了直率的批评,呈现出回归孔孟原始儒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52.
散乐歌舞是唐五代曲子产生的前提,教坊乐渐变为唐曲子,是唐五代曲子辞"倚声"之源,唐五代曲子与唐"燕乐"无涉。柳永词的用调充分体现了唐五代词乐在北宋初期的延续,柳词的声情体貌,均源自"花间",与教坊俗乐紧密结合,既倚声"善为歌辞",又能"填腔"制撰新曲,"变旧声作新声",使之传播极广,接受甚众。苏轼以诗为词,是真正的"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但由于不咏调名本义,脱离词乐声情,也使得词成为了案头文学,逐渐丧失其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53.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文章对如何设计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将教师服务企业与学生实训项目开发紧密结合,设计来自企业真实课题的综合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54.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至今,好莱坞的"中国热"经久不衰,中国故事、演员、功夫等元素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因素.这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也是伴随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华人/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增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好莱坞的中国形象仍有角色类型单一、角色地位轻微与角色形象负面等许多局限,显示在长期隔膜与偏见中所形成的好莱坞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非轻易能够改变.华人/华裔电影人要积极努力塑造多元化的银幕形象来改变这一现状,改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5.
随着现代词学的萌芽,以选本为基础,清末民初出现了词史型选本和选本型词史等过渡形态的词学著述。前者在词选的框架上体现出对词人群体和词坛风气变化的关注;后者虽以论著体形式出现,但其叙述方式和详释体例都保留着鲜明的选本痕迹。这两种过渡形态为现代意义上词史论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获奖.是因为评审委员们从他那里找到了"异国情调的日本、异国情调的诺贝尔";大江健三郎的获奖,则是评审委员们在他那里发现了"在美、在思想上,都绝不主张日本的美之所在,也绝不自吹自擂".他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殖民地的"优等生作家.获奖讲演<暧昧的日本的我>戏仿<美丽的日本的我>,适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57.
汉语非常态祈使句主要指"再愚蠢一点"、"再自恋一点"等表相反义的祈使句。这是由一般祈使句"再开心一点"变化而来,一般祈使句中A有[+可控,+祈求]特征,而非常态祈使句中A则有[+可控,-祈求]特征。非常态祈使句可分为直接祈使与间接祈使两类,前者主要表达激愤之情,后者主要表达幽默调侃之语气。非常态祈使句是2000年以后在网络页面语中大量出现的,其产生动因是表达的求变心理与语言的丰富原则。  相似文献   
58.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建立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与中国的立法进程失之交臂。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况,我们应当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在侵权责任法上明确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构成要件、责任范围等问题;在民事诉讼法上赋予债权人对第三人的诉权,为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救济途径,从而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之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59.
潘水萍 《天府新论》2011,(3):143-148
梁实秋是一位饱受中西传统文化浸染的极富现代性人文精神的文学批评家。他不仅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创作作品,而且也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建构提供了大量极具启发性与锋芒性的理论言说指引。极为遗憾的是,由于时代历史语境的种种因由使然,梁实秋之新人文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理论学说始终未能引起学界正面的大力弘扬、关注,而一度处于一种至偏的有意或无意的低视、误读、尘封与遮蔽的沉寂命运。这正是亟待当下学界对其整体的思想学说进行进一步敞开性阐释与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60.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又与清初遗民所具有的强烈经世意识相冲突,于是,隐居与经世成为共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对立的两级,这正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困境."易堂九子"就是其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