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88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卢露  麻雯婷 《社科纵横》2023,(5):138-144
易地搬迁社区兼具“农村”和“城镇”的特征,社区搬迁户的异质性与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社区治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社区治理研究更为迫切。以广西L县易地搬迁安置Z社区为例,以社会组织参与为切入点,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究社会组织参与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的现实梗阻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参与重铸了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社会资本,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信任基础、参与平台及规范约束,有效推进了搬迁社区治理。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信任断层、网络脱嵌及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在搬迁社区后续治理中予以优化和解决。  相似文献   
55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急剧变化时代之中,许许多多的实践活动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的经验与法制。面对制度层面的滞后,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建立健全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引领我们渡过转型期的阵痛。诚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探索阶段的中国来说,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隐藏在这一发展路径之中的惟“制度”独尊的倾向确是非常危险的。陈光旨教授正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倾向的危险性,在论文《主客体管理的人性与制度》中郑重提出了人性在制度建设与维护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充分肯定了制度作为“管理系统生…  相似文献   
553.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责任主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技术而又面临着技术的困境,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技术的负面效应之根源并从中确定技术责任的主体,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主体在技术实践中承担责任,超越技术的困境。  相似文献   
554.
西南民族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极大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整体性、全面性与协调性,尤其是西南民族山区评价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需因时而新、因地而异、因需而进。立足问题与需求导向,诠析共同富裕目标下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拟合与价值意涵,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业现代化的顶层谋划与创新发展,为西南民族山区的铜仁市建构包含3大目标层、10类要素层、30项指标层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夯实理论逻辑与政策逻辑,进而重塑西南民族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体系建构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为铜仁市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作提供监测工具与决策依据,为西南民族山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逻辑基础与智慧支撑。  相似文献   
555.
在全面推进基层减负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形式主义整治工作已成为基层治理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顶格管理”根植中国基层治理语境,使科层体制始终处于“理性主义”的运行逻辑之中。然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顶格管理”随之带来的治理压力与基层治理能力之间呈现出非均衡状态。在“避责心理”的催化下,“策略主义”转向风险面,“顶格管理”追求的理念预期也发生了价值偏离。基层形式主义的生成,表现为理念形式主义、功能形式主义、结构形式主义、机制形式主义和技术形式主义。通过构建整体性五维治理模型——“理念—功能—结构—机制—技术”以实现整体性智治,变革“顶格管理”治理方式,从根源上破解我国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556.
史云贵  董斌 《中州学刊》2023,(5):104-111
当前,国家层面的绿色空间治理体系初具雏形。作为绿色空间体系的微观要素,社区绿色空间的有效生产有必要以“共同建设”的方式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因此,将“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确立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主要维度,运用结构化理论工具将二者统合,提取“组织化”“自主性”作为关键变量,构建一个能够系统性解释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划分为行政层级推动型、外部组织嵌入型、内部主体带领型、公众协商合作型四种类型。在深入考察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武汉市等地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社区绿色空间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空间生产”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价值目标,以“权责分工”为共建主体有效合作的关键环节,以“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统筹谋划的重要保障,以“项目外包”为吸引各方力量参与的活动场域。在具体实践中,推动社区绿色空间共建实践走向深入,需要从“有效组织”与“主体培力”两方面着手形成治理合力,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社区绿色空间共建效能。  相似文献   
557.
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对空间正义的矫正与重塑,迫切需要找到其发展的空间优势与路径。基于空间正义理论,搭建省际和城市双梯度空间优势分析框架,分析了广西作为民族地区在省际梯度层面的禀赋优势、战略优势和平台优势,以及城市梯度层面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开放程度的多维度发展现状及优势,最后提出梯度融入,分级带动;产业引领,多维融入;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58.
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成与发展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与城市形态、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新时代能充分容纳美好生活要素的公园城市是绿色治理的现实目标。打造绿色空间、完善绿色政策、推进绿色“微”治理、培育绿色文化、科学测评生活质量、形塑绿色人生等,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以公园城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