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地革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阶级观、革命观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立足点,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当前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2.
科学理论中的简单性原则往往被看成一种审美原则的体现,把简单性原则看作是毫无功利性的人类偏好,在科学理论中只是辅助性的作用。然而这种美学理解的背后遮蔽了科学内在的技术本质。更简单的科学理论更容易掌握,更易于操作也更有效率。简单性原则是作为一种控制的意志和行为的科学技术性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3.
宣传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它既满足了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需要,也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体现,是表达民意、维护民权的民主平台。无论是受众还是宣传者,主体性对于其的作用都得到了彰显。现阶段我国处于扩大民主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促进主体性的发挥,应加强宣传工作者队伍的培养,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94.
18世纪的英国和市场经济的中国在道德状况、道德矛盾、道德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存在共性:两者都具有社会同情心下降,责任意识淡化、缺失的道德现状;都存在道德与社会市场经济、原有道德观念和现有道德观念的道德矛盾;都存在强调责任感、重视爱国主义的培养、注重继承传统美德的积极因素、加强各种价值观的教育等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95.
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党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组织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的群众组织,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心理教育具有影响,尤其在增进大学生群体认同、满足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和提升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等三方面。提升群体心理教育能力,是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6.
中国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发展理念、方式、原则、经验和结果等的总称。中国发展模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全面的发展模式、竞和性的发展模式、包容性的发展模式、低代价的发展模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中国发展模式是中国成就和中国问题的统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传承和创新的统一、内源性和开放性的统一。通过与欧美发展模式、苏联发展模式和阿拉伯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意义予以更科学的把握。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生产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科技的重要性急速提高,劳动者素质持续改善的同时新知识阶层产生并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二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一公有制已经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新生产关系所取代,市场也已经取代了计划成为微观经济活动基础性调节力量,而作为人与物直接结合的企业,由于以多元资本结构合一为标志的股份制取代了以往的企业制度,因此企业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述这些变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已经日益凸显,值得我们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欧洲对华负面认知给中国和中欧关系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这些负面认知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形象、中国崛起、中国国内问题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认知四个方面。而我国除了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具体对策提升欧洲对华正面认识:从认知主体视角来看,需要拓展中欧不同层面的交往;从认知客体来看,政府官员需要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从认知情境来看,中国可参与更多国际事务;从信息传播媒介来看,需尊重和利用对外宣传规律。  相似文献   
99.
李继兵  宁德鹏 《学术论坛》2012,35(11):219-222
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塑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信仰教育。通过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层次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0.
当前,大学生感到最突出的外在压力主要有三方面: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和情感压力。这三大方面压力的产生既与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竞争环境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内在的压力调节与化解方式有关。压力问题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确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信念,是形成对压力进行转化的正确认识、探寻压力向动力转化的根本条件,这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