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延续了"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视角,把笔墨更多集中于农民工进城以后精神层面的探讨,着力表现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女性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人群,也成为江苏作家笔触最为集中之处,女性农民工进城之后的尴尬境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进城之后,无论是否留守,其身份和精神总是流动的、无处安放的,由此突显了江苏作家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  相似文献   
32.
赵本夫在江苏丰县生活了将近40年,他的作品多以自己生活过的土地为创作背景,内容以四省交界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为主,时常把那片土地上的风俗文化作为写作对象,小说中大量方言词的运用,形象地展示了当地人的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精神文化及风俗文化,同时也有意识地将乡风民俗作为文学的审美对象,使其作品呈现出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3.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也有空灵蕴藉、绮丽华美之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他在大历、贞元诗坛上自成一家,在唐代诗歌史上虽不为大家,但不失为名家。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实践主题,才能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5.
围绕着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这一艰巨任务,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周恩来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观。在发展的途径上,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在发展的目的和依靠的力量上,提出发展为民、发展靠民的思想;在发展的终极目标上,首次提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宏伟目标。从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周恩来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36.
自传主题表达的是与人格相关的个人历史,《范爱农》的悼亡主题下就隐藏着自传主题。从《哀范君三章》(1912)到《范爱农》(1926)的诗学转换暗示了鲁迅以自我表达为重心的写作动机,《范爱农》与《狗·猫·鼠》《尼采自传》的结构呼应则显示了鲁迅以自我命运与性格的自传性写作动机,厦门的写作语境则显示了以“坟”为核心意象的包含着死亡与新生的吊诡心理机制,而《范爱农》在“真实与诗”之间的互动显明了“性格即命运”的自传主题。围绕《范爱农》文本及其周边的考察,揭示了鲁迅将它作为《朝花夕拾》终篇的核心意图——思考性格、命运、抗命运等自传性问题。  相似文献   
37.
两宋时期,无论性别、季节、昼夜、风格、恋爱、失恋,羁旅、贬谪、国破、家亡,词人们皆爱登楼.楼是他们情感的发源之处,亦是他们抒发情感的出口.总体而言,宋代女性楼意象词的比例远大于男性,但其内容的涵盖面却远小于男性,且无论男女,楼意象词所抒发的情感皆以伤感为基调.  相似文献   
38.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作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教育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学作用等,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7-33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1932年首次全文刊发以来,对异化劳动理论的立场及其基本性质的不同理解引发了国内外广泛而持久的争论。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过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逻辑的再现,仍然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但笔者认为,马克思虽然在《手稿》中借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但只要严格遵循异化劳动的文本逻辑,准确把握异化劳动的理论内涵,就会发现,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关注点、出发点、核心精粹、理论结论、提出任务、遗留问题以及遗留问题的解决等,都不仅鲜明地呈现出与费尔巴哈的本质性差异,而且可以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看作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发源地。  相似文献   
40.
流沙河关于繁体字才是正体字、简化字实为异体字,繁体字讲理、简化字不讲理,繁体字应予恢复、简化字应予废除等言论是不正确的;在党报上以推荐“热点”好书的形式宣扬这种错误认识,有失审慎;全社会应从学理上正确评价繁简字,把握汉字与汉语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