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中国古典诗论中的"滋味"说对各种体式的中西诗歌鉴赏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诗《秋颂》历来为众多中外批评家所关注,然鲜有人运用"滋味"说这一品评诗歌的标准来论析此诗。从"滋味"说视阈对《秋颂》进行"情性"、"形美"以及"赋比兴"等方面的解读,可以另辟蹊径来探究此诗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红字》中主人公背叛的圣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在其小说《红字》中塑造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的形象。对此形象评论界褒贬不一。从基督教的婚姻神学来解读白兰的形象,可以见其人性的内涵。白兰实际上是圣母玛丽亚形象在新英格兰开发初期的外化,其本质是反对清教对人性之禁锢,主张人的两性和谐相处,世代繁衍,与环境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逝水年华》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晚年创作的一篇小说。该小说在叙述技巧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革新,独具匠心地运用人物视角转换、时间倒错和对比象征等技巧来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突现了抚今追昔、怀念美好生活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敏锐的语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培养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语感,要通过概念隐喻敏化、整体化,泛读、精读和熟读相结合,诵读吟咏、涵咏品味,积极实践、积累知识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的发展路径是从古代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20世纪的语言转向。意义的首要载体就是语言,对语言与意义的探索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而语言观作为一条隐线贯穿于意义的生发、深化和内化的过程。对语言观进行哲学的追问,以期建构基于合理语言观的外语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无事生非》的矛盾叙事主要表现在,人物话语的矛盾修辞凸显人性的反复无常;希罗的失语与贝特丽丝的能言善辩是对家长制、男权社会、虚伪道德的挑战,而剧中不符合逻辑的重重骗局却透露出主人公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流行语可以捕捉一门语言的动态与发展趋势,模因论能够解释语言的模仿与传播。通过分析《咬文嚼字》杂志近五年评选出的5组"十大流行语"(合计50个)的来源与传播,可以总结当今流行语模因的类型与特点。在类型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流行语模因占据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在特点上,总的来说流行语模因来源广泛,其中同义同形基因型、同形联想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同义异形基因型、同构异义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前者着重浮现意义,后者强调缺省语境,都产生不同的模因复合体,但语言较不规范,多根植传播于网络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产生于网络环境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被频繁地模仿和使用。这种复制与传播和模因论的文化复制机理相似。在汉语的网络语言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与复制英语而来,即英语模因。从模因的类型来说,英语模因类型丰富,主要有同义同形、同义异形基因型模因,多为强势、简单模因;也有同构异义表现型模因,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形成模因复合体。同时,由于英语模因的经济性、隐晦性、时髦性,英语模因得以反复被复制与模仿到汉语网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博客及教学博客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应用于英语教学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博客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史中,翻译的主要角色译者长期以来备受忽略,译者的主体性更是根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承认,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林译小说"的独特性,并尝试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主观审美趣味分析译者主体性和林纾所从事的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