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论徐訏的都市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在徐讠于小说中已不仅仅是表现的文学符号,而是作为一种血脉,流贯在系列作品之中。同时,作品通过对都市人多种欲望的审视和反映,表露出作家敢于接纳都市而又不为都市所囿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22.
函授学员学习不正常现状的原因是自我主体意识的淡漠。自我主体意识淡漠是影响函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函授学员的自我主体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美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是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非艺术类职业院校美育活动实施的现状分析,对高职院校美育活动实践进行探索研究,针对美育活动课程化管理提出了实施建议,希望对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和美育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4.
广州公益性文化设施已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布局.并实现免费开放目标,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产品能力不断加强,较好地保障和市民的文化权益,激发了市民的文化参与热情。本文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公益性文化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管理的政策配套、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品牌化水平增强吸引力,加大投入提升开放的经费保障水平,以及建立基层文化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角度重新认识其重大意义。国家应区分义务职业教育和非义务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构建以乡镇学校为主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本地化和初等职业教育义务化的农村职教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反哺机制,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6.
高等函授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函授教育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我国解放后于1952年正式开始招收函授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函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它的迅猛发展,函授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拿我校函授教育来说,从1993年102人发展至今,仅6年时间已经有函授生2138人,14个专业,7个函授站,现有的教室、住宿条件、师资等已出现了严重不足。函授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每年两次的面授因现有交通、通讯诸多不便,对学生的经济、工作、生活等带来影响;函授教学管理上也存在着对学生自学过程缺乏有效…  相似文献   
27.
民国前旗袍的主要变化和演进是在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之间完成的 ,民国期间才达成了满、汉两族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就是“对内融合”的表现 ;民国期间旗袍的改良是“西风东渐”即吸收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 ;旗袍所参与的“国际化”过程及其变化结果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服装史上两次大规模对外交流实现的。旗袍的“国际化”促进了中国居民衣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服饰物与穿着机能的改进即为其具体体现。民国前旗袍等中国服装的主要演变方式是在中华民族内部的一种纵向的传承 ,而在民国后大量吸收了西方服饰造型的内容 ,在演化方式上也由横向的传播替代了纵向的继承。旗袍的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由连袖到装袖的变化就是这种横向传播的典型。  相似文献   
28.
制定相应法律对政府采购法律关系进行统一调整,是解决我国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迫切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我国政府采购进行统一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制定政府采购法应科学界定政府采购的定义,确立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模式和程序控制制度等,促进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物权私力救济的内在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物权保护中的私力救济。在宪政和法治原则的关照下,在物权公力救济占主导地位的场景下,对物权私力救济的内在底蕴进行追问和反思,必将有利于促进人与物的和谐,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进而在一定层面上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0.
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必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渗透 ,影响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不健康的思潮乘机而入 ,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阵地 ,加强意识形态戒备势在必行。多元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主旋律的矛盾、西方敌对势力的严重挑战、右的或“左”的思潮的隐患 ,是加强意识形态戒备的根据。只有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现代性 ,才能正确捕捉不良征兆 ,探明危险因素的来源 ,并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