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标准,才算真正实现了全面小康。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指标,它在各个方面都有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2.
建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该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3.
2015年ESSA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进一步在联邦教育法案中承认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据ESSA,美国各州通过在州ESSA计划中规划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校改进策略、支持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发展、以及创设顺利过渡的学习环境等措施进行学前教育改革。美国学前教育改革启示我们,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幼儿园质量评估与改进体系建设、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一体化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4.
在现代化背景下,以罗布人为主体的塔里木乡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变迁结果启示: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民族社区,最好的发展模式就是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更快地融入时代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45.
《和田于氏传记》是维吾尔族作家写作和汉译的一篇纪实文学,其中不光蕴含了很多二十世纪前期和田地区的社会状 况,包括当时和田的统治者、和田的汉人类型、维汉民族关系、维汉教育方法,也蕴含了很多民族交融的思想,比如学习当地语 言、归信当地宗教、和当地姑娘通婚、孩子成为当地人等等。这些史实和思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促进当今新疆的 民族团结、降低宗教极端势力影响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值得留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46.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群体,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祁连县和新疆博湖县查干罗尔乡及焉耆县永宁乡。新疆“托茂人”的源流及变迁历来未有定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文章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对新疆博湖等地托茂人族源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并通过实地考察其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对其人口、经济结构、生活习俗等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去改善现有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多元读写理论,构建能够提高学生写作动机和学习效果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8.
文章对初级阶段民族预科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的石化表现及特征做了分析,指出语言要素习得石化的系统性、稳固性、层次性、持续性、反复性、低水平性等特征。从母语迁移、语篇教学及学习者自身角度探讨了造成石化现象的成因。从教师传授者及学习者的角度提出预防和减低石化程度的途径:施予性策略、监控策略、介入性策略、自我认知策略,力图将研究的成果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49.
新疆喀什的饮食文化因其具有维吾尔族特有的文化以及最大程度地保持和传承了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淳朴本色和原生态特质成为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大众化、寓情于食、种类丰富齐全,饮食代表有馕、羊肉抓饭、薄皮包子等。利用和整合喀什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采取建构新的思想观念、建树品牌和宣传品牌、加强饮食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转变餐饮经营管理模式、由分散走向集中和凝聚饮食文化资源及切实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等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0.
《和田于氏传记》是维吾尔族作家写作和汉译的一篇纪实文学,其中不光蕴含了很多二十世纪前期和田地区的社会状 况,包括当时和田的统治者、和田的汉人类型、维汉民族关系、维汉教育方法,也蕴含了很多民族交融的思想,比如学习当地语 言、归信当地宗教、和当地姑娘通婚、孩子成为当地人等等。这些史实和思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促进当今新疆的 民族团结、降低宗教极端势力影响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值得留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