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0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改革开放 2 0年来 ,广东公有制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到全面制度创新阶段的转变 ,出现了深圳“三级授权经营”模式、顺德“整体转制”模式、肇庆“注资经营”模式等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模式。文章在对广东公有制企业改革历程的纵向回顾和上述不同制度创新模式的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重要启示 ,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92.
一国会计与该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联。本文在归结美国会计特点的基础上,从美国会计产生的环境入手,综合分析了美国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93.
产品差异化是衡量产业结构和绩效的重要指标和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垂直差异化、水平差异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差异化结构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心理差异特征。结论认为,经过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差异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同质化倾向。  相似文献   
794.
2020年新冠疫情对个体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各种营销手段也在不断刺激个体消费模式,个体实际消费超过真实需求,过度消费现象层出不穷。然而过度消费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引起消费者后悔情绪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如何,现有研究尚未得出清晰的结论。因此,研究一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探究营销方向是否能够对过度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正营销对过度消费行为存在促进作用,而逆营销对过度消费行为存在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以归因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过度消费行为发生后,营销方向对后悔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责任归属在营销方向与后悔情绪间起中介作用:逆营销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内归因,后悔情绪得以增强;而正营销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外归因,后悔情绪得以减弱。(2)自我控制不仅能够调节责任归属与后悔情绪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调节责任归属在营销方向与后悔情绪之间中介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795.
以往关于团队认知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资源信息与认同分类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和内在的逻辑缺失。本文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进一步探讨团队吸收能力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仁慈领导的调节作用。通过对84位团队领导和350名团队成员配对数据的跨层分析发现:团队认知多样性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团队的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创新绩效。此外,当仁慈领导水平较高时,团队认知多样性对团队吸收能力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却会削弱团队吸收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从新的理论视角丰富拓展了团队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推进该领域研究形成理论共识,有利于引导管理者在多样性团队优化创新工作中采取不同的领导策略。  相似文献   
796.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围绕重点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但从应急管理视角看,量化实证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差异的研究仍不多见。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CO2排放量及空气质量日度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应急响应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异质性,并从能源、工业、交通运输规模减排三个方面考察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随着应急响应等级的提高,CO2、PM2.5减排效应增强,O3总体未表现出下降效应。除三级及以下响应外,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与PM2.5均处于高协同水平,但不同响应状态下CO2与O3总体处于低协同水平。(2)异质性上,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和PM2.5协同减排效应在南方地区、高交通密度省份、疫情严重区域相对较高,CO2和O3  相似文献   
797.
基于对欧美日发达国家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等定性研究,分析其市场监管发展模式、组织机构职能设置、监管程序和方式、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联合治理机制等具体监管实践及异同。结合我国市场监管实际情况,提出健全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社会共治的综合监管模式、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监管方式、推进智慧化监管创新、强化“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绩效量化评估等提高监管水平的建议,进一步丰富与优化我国市场监管领域的实践手段与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98.
以智能技术和产业融合为表征的产业智能化改变了企业生产模式选择,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在分析产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中国除西藏外30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智能化显著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就业质量,且在缓解内生性、替换关键指标及模型误设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分维度考察发现,产业智能化显著提升就业报酬并改善了就业环境,与“素质教育”类就业能力形成互补关系,但对就业保护力度的影响不明显。第三,基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研究发现产业智能化对高技术密集度以及高劳动者维权力度地区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显著;第四,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就业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但产业智能化对就业质量会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应助推产业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并加强区域间智能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以期形成产业智能化协同发展机制,助力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99.
800.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推行,许多组织更加依赖年长员工或临退休员工所提供的价值和贡献,对该群体动机、态度及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临退休管理者由于受到退休这一心理事件和节点事件的影响,在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导致工作绩效下降的变化,表现为心理上期待退休、认同退休者角色、与工作相关的心理承诺下降、行为上出现工作退缩和懈怠的情况。在退休研究和年长员工工作动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心理退休概念,对这种现象进行总结概括和理论抽象。此外,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提出临退休管理者心理退休的六因素模型,分别是临退休时间认知、个体匹配认知、成长动机衰退、情绪调节优先、工作退缩行为和退休规划准备。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临退休管理者心理退休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此外,针对临退休管理者心理退休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总的来说,在文献分析以及结合现实中部分临退休管理者存在消极怠惰心理这一管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和界定了心理退休概念,并且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开发了临退休管理者心理退休量表,较好地回答了“心理退休是什么?”、“心理退休包括什么?”这两个理论问题,可以为临退休群体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