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6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1151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61.
62.
《社科纵横》2019,(10):119-122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醇厚的实用理性精神品质,其内涵的实用性和理性特征是合理解读孔子经权思想的方法论视角。"经"是孔子的行为准则,也是其坚守的道德原则,但并非一味固守,而是寓理性于其中,在现实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权变。在实用理性的引导下,孔子之经并没有成为理论教条,而是与权变思想相结合,具备极强的实用性,成为后世人们解决原则与现实冲突问题的指导性原则,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3.
冯玲玲 《东岳论丛》2012,(11):167-171
经济统计的公信度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公众评价的巨大考验,从多个角度分析经济统计公信度显然是必要的.国内外对经济统计公信度的相关研究大致依托于两条主要线索展开.经济统计公信度有其特定的的逻辑内涵、构成因子及动态生成过程.这是研究我国经济统计公信质疑的根源及选择提升经济统计公信度路径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4.
《孟子》作为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在变化的社会形势下阐发了仁义礼智信耻等观念,并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解,由此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千年来,《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之一,其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指导着传统社会的人生建设,对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起到了凝聚和推动作用。重视并汲取《孟子》思想的精华,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现代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两个口号"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争论时间最长的一桩学案。从1934年周扬提倡"国防文学",到1988年中共中央为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胡风彻底平反,"两个口号"论争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一再成为文艺运动的聚集点,因这次论争而导致的"周扬派"与"鲁迅派"的分化在左翼文艺运动和建国后的文学史上演绎了说不尽的恩怨沧桑。周扬是这一学案的主要当事人,从左联解散,到延安整风,再到建国后的历次文艺运动,他的命运沉浮始终与"两个口号"论争息息相关。虽说周扬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左翼文艺运动史",但实际上,周扬一生的文艺活动都深陷于"两个口号"论争的历史纠纷而不能自拔。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两个口号"论争,要么是从路线斗争的角度用政治批判方式解决文艺问题,要么是从宗派观念的角度纠缠于历史的或个人的是是非非,这两种途径都无法真正解决"两个口号"论争的矛盾冲突。新时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淡化和个人恩怨的消解,从文艺理论上确立"两个口号"论争的对话与潜对话状态,是解决"周扬派"与"鲁迅派"历史矛盾的正确途径,也只有从文学理论意义上寻求对话的基点,才能使"两个口号"论争的理论遗产转化为建设性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66.
"没的"是近代汉语中的一个北方方言词语,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既写作"没的",又写作"没得"。"没的"作副词并不表示反诘、揣测、斥责等语气,其基本语义功能是表达否定概念,用作否定副词;同时,"没的"在自身语义条件和语言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主观化现象,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67.
阿拉伯世界自2011年以来发生持续动荡,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叙利亚先后出现政局动荡甚至政局颠覆。当前阿拉伯世界的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博弈,这将长期左右阿拉伯世界的政局。伊斯兰政治势力不断壮大,其极端思想及行为是阿拉伯世界政局动荡的重要影响力量,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人对政局不满,不断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处于边缘地位的工人阶级、世俗主义者与非政治民众对当前局势的态度也影响着阿拉伯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68.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的传统源远流长。"礼"的起源很早,但起初它并不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而是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礼"成为伦理学范畴,是经过夏商周三代直至孔孟才得以完成的。孔子在维护"周礼"的努力中对"礼"之深层的精神内核进行挖掘和创新,使之成为伦理关系的理想模式;孟子设计了由仁、义、礼、智构成的德性结构,使原来外在的"礼"内化为本心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69.
人生最优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最优观和人生最优化方法论的统一,或曰人生最优化哲学、人生最优学。人生最优化的取向要求是,最正确科学地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尤其是认识、改造和创造自身,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生;基本方略是,立足人生,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实质要义是,按照人生最大价值效益取向与事物一定属性特点相统一的规定,向最好努力,向最坏预防;核心精髓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投入、消耗,获得最大的人生价值效益;目的归宿是,全方位创造、实现和拥有最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到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形成一套独特的扶贫思想。在习近平的扶贫思想中主要包括有"三论",即扶贫思想内涵论、扶贫思想主体论、扶贫思想路径论。认真领会和贯彻习近平的扶贫思想,对丰富习近平民生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