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4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8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郭红岩 《社科纵横》2007,24(4):29-32
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依法治国等都要求公务员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本文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取得的效益,针对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紧密联系的。从其演进历程看 ,虽然西方古人能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 ,但由于缺乏对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 ,所以那时的系统思想必然带有浓厚的猜测和思辨性质。近代机械观也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 ,虽然它并不符合系统思想 ,但在对人的管理思想方面 ,仍不乏当今系统思维的光辉。到了现代 ,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虽仍有机械论的色彩 ,但已开始注重人性问题。今天 ,与自然科学领域一样 ,系统思维已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4.
在对酒店服务产品创新不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酒店服务产品创新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过程,实现了对酒店服务产品创新效果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5.
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主张应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系统防范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领域,尝试构建了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为降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经营发展的特点及企业与产业发展规律,探讨了高速公路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多元化发展中的三个阶段等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股份公司阶段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47.
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省在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创新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文章采用模糊集合论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对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48.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态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应该贯彻生态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49.
既有文献中,基于身体、社交或者道德的不洁工作大多以集合的形式出现,鲜有学者对单一类型的不洁工作进行针对性实证研究,因此从事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对员工的影响尚未获得系统关注和探讨.本研究围绕道德净化理论及道德内隐理论,探讨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对员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以来自湖北省的一家烟草企业的487名员工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的内疚感和道德信誉损失中介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2)道德内隐信念对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通过内疚感、道德信誉损失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也探讨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0.
管理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就管理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创新动因、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创新的首创者和后继者、创新与本国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以期对我国管理的理论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