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较为欣赏;对以写边塞风物与战争见长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亦予以较高评价;对李白、杜甫的五古,则予以高度赞扬,且李杜并重,并无偏颇.周珽论诗,以儒家"怨而不怒"说为指归,这与周氏家族的身世、学养、明末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关,但《选脉》以儒家思想论诗,却并不迂腐,而是平正通达而深刻,得"守正出新"之道.周珽论唐代五古艺术,注重发掘其新贡献,如论杜诗,在赞扬其质朴的基础上,突出其"大悲壮""大瑰丽""大宛转流利"等特点,对唐代五古"淡而有味"的风格,也有精当的分析.《选脉》融合了历代唐诗学者的思想精华,特别是能取明人高棅及"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平正通达,其学术贡献应高于《唐诗镜》《唐诗归》等明末大型唐诗选本,值得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92.
对中国神话艺术特征的概括和提炼,应从中国神话本身出发,将其置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中,避免既定的理论前见和历史成见.从华夏民族尚象的思维传统和以意象为中心的审美艺术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神话在表现形式、意象体系和记述方式等方面具有以神怪形象(神话意象)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是意象化的存在方式.中国神话的片段性、非系统性、原始性浓厚及叙事性弱化等特点均与此相关.中国神话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华夏先民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3.
叶正渤 《殷都学刊》2013,34(1):38-39
晋文公铭文“岁之禁车戈”是车戈的名称,此戈非西周晋釐侯四年之物,也非周妖王四年和晋武公四年之物.铭文“初吉”是实际历日而非吉日习语.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使用周王纪年的情况看,此戈铭文所记历曰符合周顷王四年六月的历朔.  相似文献   
94.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主题。19世纪后期以来的“美国梦”文学中,女性形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或传统顺从,成为了“美国梦”悲剧的牺牲品;或独立自强,在追梦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对“美国梦”文学中经典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看清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5.
老子是否有愚民思想,古今学者见仁见智,至今争执不休。事实上老子不仅要愚民,而且还要愚君,他是君民兼愚的愚人主义者。老子愚人目的是希望通过“愚”的手段消除赘生于才智身上的各种伪诈行为,从而恢复人的美好天性。虽然其愚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蕴含有否定之否定的意味,但这一美好动机却因不合时代需求而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96.
"身与竹化"、"成竹于胸"、"空且静"是苏轼审美理论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三个基本命题。"身与竹化"作为审美体验论命题,是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成竹于胸"作为审美意象论命题,揭示了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空且静"作为审美心态论命题,强调空静心态对于艺术创造的重要性。苏轼的这三个美学命题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切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明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本《薛平辽金貂记》,是根据元杂剧《敬德不伏老》和薛仁贵的相关传说,合并改编而成。从《薛平辽金貂记》对《敬德不伏老》情节的增删以及调换等方面分析其情节结构的演变,发现其对人物形象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尉迟恭这个核心人物的考察,把握忠、孝主题的演变;从揭露封建帝王"良弓藏,走狗烹"的本质,到对奸臣李道宗的愤懑,对含冤入狱的薛仁贵的同情和为友打抱不平的尉迟恭的赞赏,从而体现了其主题思想的演变。对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利于认识《薛平辽金貂记》的演变轨迹,为当下的戏曲改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8.
99.
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第二次增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存疑录"中"针喇"一词疑为"无故攀指"之意。原例句如下:1.红娘闻语道:"休针喇,放二四不识娘羞,待要打折我腿,缝合我口。"(《董西厢》四)2.你可休将人来者剌,来日个坐早衙,大人行把状插,小夫人必事发,王都管必定杀。(《村乐堂》剧三)3.你道是不曾见他女娇娃,这的是谁人题下这首《后庭花》?须不是把你来胡遮剌,莫不我双眼昏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莫言小说的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为研究对象,从词语在词形、词义以及搭配上的变异创新来看《生死疲劳》小说的词语变异修辞,进而体会小说语言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