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田照军 《兰州学刊》2008,(3):97-98,59
文章初略探讨了孔子法律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内容。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法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所含有的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重建教师文化应实现教师角色由工具人到目的人的转变;在交往文化上,要从封闭疏离变为通力合作;学校管理要走向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53.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言,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接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运用"的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语言,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4.
在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两者相互渗透,并共同致力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践行医学生生命教育,有利于深化医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在实施医学生生命教育时,首先要遵循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在医学生的课程建设中要强化生命教育的人文意义,此外,在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中要采用多样化的体验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5.
赵建民  朱红燕 《现代妇女》2014,(12):290-290
党史军史教育作为一项引导人、培养人、激励人、陶冶人的实践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网络新媒体下,既积极推进部队党史军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也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多、更为官兵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以适应加强部队党史军史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求。  相似文献   
56.
思维方式决定着个体的言语及行为方式,其局限性对民族教师"幼师国培"有一定的影响:承训单位片面化的需求调研局限了对课程内容的正确理解;教师培训者的"千人一面"曲解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参训教师的被动接受禁锢了专业发展自觉的价值追求。为提升"幼师国培"的实效性,应鼓励教师科学性思维,准确把握民族教师的培训需求;倡导教师情境性思维,勇于创新培训形式与内容;启迪教师发展性思维,增强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57.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即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事业,但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的建立却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愈加重视其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断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各省教育厅承上启下,地方高校配合与自主并重相结合的宏观管理结构。然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与高校及相关非政府组织更加密切的合作,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前提下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58.
歧义现象在英语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语法中的歧义甚多。通过对英语语法中歧义现象的研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认为可以采用将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改变语序,改换句型和结构等方式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59.
对商周卜辞、周初金文之“公”字进行字形比勘和义素分析,尤其通过图像学比较后发现,商周金文“公”字形构多与阴茎轮廓相吻合,提出“男根说”,并从语源学之形义通道、音义通道,以及文献学、考古学和文化学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验证。  相似文献   
60.
西王母"戴勝"始见于《山海经》,"勝纹"源于汉画之西王母。勝之物象原型及其原始功能,古今异说颇多,有"花勝说"、"织榺说"、"鸟翼说"等。运用文献学、考古学、语源学、图像学和民俗学等多重证据,将其链接聚焦,进而锁定汉画"勝纹"乃上古生殖崇拜符号,是为"阳具说"。汉砖"勝纹"、汉简"(勝)"字,为作者之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