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论述了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变革,并从字形、字义、字体上阐明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旨在说明中国书法艺术本身的规律和外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书法史。  相似文献   
92.
部分大学生对国防教育课淡漠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有的是课程建设问题,有的是教师素质问题,有的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这些因素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国防教育课持淡漠态度,直接影响了国防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3.
荣辱观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某些大学生不很理想,我们必须进行反思.要使荣辱观教育取得相应的效果,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社会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相似文献   
94.
王敏 《理论界》2007,(2):12-13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价值观多元碰撞、价值评判的困难和社会荣辱观受到严重冲击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现代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为社会建立了规范的道德体系、为社会树起了鲜明的道德标尺、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5.
在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研究领域,如何突破既有研究视域,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道德经营论》一书给出了时标性的诠释。该书深刻而有力地回答了道德经营的概念解析、原因探秘、实践路径和时代境遇等四大问题,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证了道德经营的一般逻辑和时代境遇,把企业伦理与企业经营之整合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当之无愧是企业伦理学园又一创新制作,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6.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的基础。员工培训则是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成功有效的员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而且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最佳效果的一种。  相似文献   
97.
荣浪 《南方论刊》2014,(5):78-79
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依据,积极探讨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现实需要,提出有效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的举措,为扎实推进医学生就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8.
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是判断幼儿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师幼互动中,由于教师缺乏一定的观察、沟通、解析行为等专业能力,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也陷入了一些误区:重外在影响因素,轻教师自我反思;重外化问题表现,轻背后行为动机;重统一标准评价,轻幼儿个体差异。要走出误区,教师坚守正确的儿童立场是关键,学会细致观察是基础,与家长有效沟通是现实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支持是核心。  相似文献   
99.
科学核心素养是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分析幼儿教师科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以《科学小实验》课程 为依托,以整合思维确定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知识讲解——科学实验实训——实验设计规律讲解——科学实验视频拍摄”四 步走的“两讲两练”教学方式,以期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高职生科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教育者权威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传达者权威性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具有"权威效应"和"睡眠者效应".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权威趋于失落,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威的颠覆、法定权威的衰微、知识权威的消解、感召权威的缺失."睡眠者效应"并没有否定"权威效应"的积极功能,因此要促进教育对象正确道德态度的形成、或是错误道德态度的改变,道德教育者必须重构其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其路径在于:提升道德人格,使教育对象产生敬佩感;融注积极情感,使教育对象产生亲切感;注重专业发展,使教育对象产生信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