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具有高同质性,容易成为引发种种社会风险的高危人群。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分为供需失衡型失业、知识结构型失业、期望选择型失业与社会歧视型失业四种,我国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社会风险表现为教育深化恶性循环,社会流动不畅与社会不公,应从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行为主体出发探求应对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2.
开展政府效益审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实行政府政务公开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现状,对我国开展政府效益审计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完整地分析了会计错弊查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试论会计就是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什么说会计就是责任1.会计功能的发挥彰显会计就是责任历史学研究表明,文字是从记账演变中产生的,记账是最早的书写形式。会计将远古时的结绳记事、刻在计数作为会计的萌芽。最初的会计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由所有者(生产者或经营者)兼办,会计自身有相当的自发性,怎么有效就怎么搞,怎么想就怎么搞。工商业的出现,使得所有者不再自行兼办会计工作,而是雇佣账房先生,这时的会计工作主要凭账房先生自己的经验,带有相当的随意性。直至到了近代,会计才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广博、体系众多、通用性很强的科学。由会计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忧患”为切入点,通过阐释白居易关注时事的民生意识;讽恶直谏的直刺精神;对生命意义体验后流露出的痛楚情结,以及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出”与“处”的矛盾心理。认为白居易的忧患情结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体,这也使得他的思想愈加深沉、愈加成熟了。  相似文献   
86.
库藏股票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众多公司普遍采用且收效明显的理财手段。它是指已由公司发行后又被公司收回、但并未注销或可以重新发行的公司股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会制定一系列与库藏股票相关的法律和准则,库藏股票必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一种新颖工具。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7.
税务筹划能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税务筹划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付诸行动。由于我国对企业税务筹划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税务筹划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本文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8.
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陷产品召回是消除系统性产品缺陷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发达国家其已非常完善,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差异直接导致了我国政府在缺陷产品监管上的空缺及无力。企业对召回缺陷产品的轻视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我国产品召回制度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当乾隆年间西方列强出现在中国时,中国士人坚守"华夏中心"说,将西方列强视作未曾开化的蛮夷,把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成果当作"雕虫小技"。这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方有所改变。此时中国知识界开始正视西方列强的工业成就,但仍然秉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并以"中体西用"指导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备受刺激的中国知识界方才开始正视西方文化,意识到它是有体有用,堪与中国文化并肩的文化,并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到五四时期,在内外因素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并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至此"华夏中心"说被摒弃。  相似文献   
90.
游戏有着“丑”与“美”截然对立却又完全统一的“两张面孔”。“普遍的做戏”,作为一种惰性人格与劣质的民族性,是鲁迅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得出的重要发现。“普遍的做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历史和现实存在的“潜规则”。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个体及家国命运,鲁迅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与批判。鲁迅同样对游戏的审美属性与功能有着潜在而深刻的洞悉。在《故事新编》等作品中,他以审美游戏的方式对具有消解转化作用的历史游戏怪圈进行了独特而绝望的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