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方案设计,是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新的课程方案设计过程是对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方案解构、重构的过程,它涵盖了原课程的知识点,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职学生管理难度大的现状,班主任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一种嗔心的心理状态,当学生管理遇到困境时,嗔心中夹杂的抱怨和愤恨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班主任工作成效及持续性.对嗔心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应用,是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使学生管理重点突出、水到渠成,并使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克服嗔心,首先要求作为施教与管理者的班主任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3.
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归纳了"数×数×"型成语的特点.指出了"数×数×"型成语中数字词义普适由确指趋向泛指,这种虚化具有不整齐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现状,提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班级成员的相互学习,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引领下,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学习型班集体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中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这种改革思路引入高职教育研究 ,从教学方式方法入手 ,对在高职教育中引入研究性教学的意义、可行性分析、配套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网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为了把握“网上”主动权,加强大学生的“网德”教育,德育工作者应在认真分析大学生“网德”教育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从“软”“硬”兼施、“疏”“堵”并举、“上”“下”相连、“教”“学”相长等几个方面,采用较为全面的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在设定浮动抵押的主体范围、标的物范围、浮动抵押权的设立方式、实现途径等方面作了规定,但这一制度尚存在缺陷.本文从拓展浮动抵押的主体范围、标的物范围、确立浮动抵押备案制度、完善浮动抵押权执行机制、明晰优先权规则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思想的“制作”必然的与特定的社会存在相关联,只有“让思想回归历史”,不同形态文明的“在场”才能够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引领伟大社会变革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革命观与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文化语境虽有不同,但其“为仁由己”人性论预设、“福祸相依”的危机意识、“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天道亲善”的执政伦理等却与党自我革命思想具有某种跨时空的“在场”。这种“在场”之所以能够实现,既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是二者在价值取向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革命观的在场性进行检视,必须要从学理上对“在场”及“出场”两个问题进行“再造”,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铸牢文化根基,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