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98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84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熊路洋 《管理与财富》2009,(11):117-117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本次修正的第三款即逃避缴纳税款是根据实践中确以存在的问题而提起的,通过与原规定的比较,重点表现在“三改一增”上,体现了立法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2.
方言是民俗文化的组成成分,其自身的发展及变异蕴含着历史人文因素。鄱阳湖畔各县市古透定母今读类型中蕴含着多个历史层次,是赣文化融合吴楚、中原文化并结合自身变异发展的结果。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是推动文化融合的主要推动力,稳定的历史行政地理则有助于鄱阳湖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保持,同时自然交通地理则影响着该区域的文化格局及流播。  相似文献   
73.
明代戏曲论评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明代戏曲论评作为我国古典曲学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在继承中拓展创新,为不同文学批评方法在清代戏曲论评中的进一步丰富、深化与完善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74.
文中在认清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既有中西文化碰撞给传统师德带来的冲击,也有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瓶颈对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挑战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同时提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5.
促进中部的快速崛起,仅仅依靠加快中部城镇化进程、城市群建设和中、东、西部互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中部六省间的经济合作.中部六省合作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性,可以在充分发挥各省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多种形式的合作.  相似文献   
76.
以"世俗化、去宗教化"为总体特征的、正在生成中的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划定了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限度及可能性空间。在现代性进程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学范式"、"知识型"的文化语境当中,先验领域的销蚀问题、人类主体性地位的确立问题、文学艺术自律问题、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科学与科学性问题等构成了西方现代性诗学建构的主要话题。深入探讨这些现代性诗学问题,有利于发掘西方现代性诗学生成的动力之源,进而可以为进一步建构现代性诗学提供参照、镜鉴。  相似文献   
77.
刘旻净 《社会工作》2008,(14):60-61
南昌居民读书特点为:家庭藏书不能满足居民的读书需求;读书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属于“要用才读书”;在读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不大。因此,社区图书馆在社区将有着极大的功能发挥空间。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采用依靠政府支持、创办图书银行、挖掘物业潜力、共享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等多元化模式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78.
《联邦党人文集》作为自由共和主义的传承之作,对古典共和主义理念做了几个方面的颠覆,即由直接民主、“忘我”的美德观置换为间接民主、“勿忘我”的美德观。在法律系统上也完成了由大陆法系向普通法系的转换。并由此在共和主义理念中增加了宪政品质。  相似文献   
79.
元明之际,庐山地区社会经历了由毁灭到再造的历史性巨变。元末长期战乱使庐山地区人口大量死亡或逃离,社会残破不堪。明初,在统治者加意抚绥下,部分离乱人口回归,但自发移民、官府组织移民和卫所军事移民成为地方社会的主体力量。这一重要社会历史变迁对庐山地区社会的后续发展与山区开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0.
20世纪40年代,战时的价值判断、行为方式、思想倾向渗透到社会公共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明显带有战争文化特征的都市文化语境,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九叶诗人的审美想象和艺术追求.他们不但运用战争思维、战争话语书写战后的都市乱相,还对战争现实进行了哲学沉思,从而使其诗歌创作有了人类视野的广度和生命哲理的深度,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