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南都学坛》2017,(2):43-52
杜甫151首七律在题材内容和诗艺方面为七律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其题材内容体制是:冲破宫廷文学的藩篱,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真实的内心体验,包括忧国之思、恤民之情、漂泊之叹、田园之趣、交游酬赠以及少量的宫廷篇什。其诗艺体制一是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壮、老成稳健、萧散自然;二是章法:主要有钩锁连环式、起承转合式(含两种情况:其一,四联依次为起承转合;其二,首联起,颔联颈联承,第七句转,第八句合),联章组诗章法有无序式、有序式;三是起法与结法:工于发端,高格响调而入;结法以收束本题为主;四是属对:自然天成、特殊对仗俱臻妙境、时空并驭、踵事增华;五是句法:句式错综、词语省略(省略介词、无谓语句、紧缩句、互文句)、词序倒置(宾语的主语部分提到谓语前面、状语移到动词后面、主谓倒置);六是字法:状物精准、常字生辉、深化情感。  相似文献   
12.
西汉景武之际的河间献王刘德在位26年,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儒生士人,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学术团体.献王学术团体对古代文化的贡献卓著:其致力于搜求古籍、弘扬儒道,保存传承了大量文化成果;开创确立了古文经学的阐释模式;奠定了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基础,以其令人瞩目的文化成果流芳后世.  相似文献   
13.
《爱人同志》中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错综的人物关系,而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放置到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描写人物的生活状况,剖析人物最隐秘心理变化的流程,从而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humour"相关词义借入对汉语词义的影响、借用汉语词形"幽默"来表示"humour"相应意义的必要性及对引入具有相似特征外来词语的指导意义等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以加深对相关外来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17.
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实用性的军事文书。其源颇早,大致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繁荣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它的发展过程受到了社会时代因素和文学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从纯功利性质的军事文告到文学性的审美对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丰乳肥臀》与《苦菜花》有明显而直接的互文关系。虽然两部作品中母亲形象和母爱主题都很突出,但其所赞颂母爱的内涵和表现有异。冯大娘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体现了诸种传统美德,她对封建伦理中男女不平等及非人道成分,又有出于本能的反抗。她拥护革命和革命战争不是为了观念,而是本着个人良心和正义感。她对革命战士的疼爱是"推己及人"的结果。上官鲁氏则彻底反叛传统的和革命的伦理道德。对她来说,自己和自己子女的生存与繁育高于一切。这可看作莫言对冯德英革命历史叙事及其伦理观念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的重写或颠覆。《丰乳肥臀》将《苦菜花》不回避性爱和暴力描写的特征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而剔除了后者的政治与理性内涵,只凸显其悲剧美、病态美和野性美。冯德英和莫言均重视作家创作态度的真诚和艺术描写的真实,但他们作品中的"真实"属于不同类型的"真实"。它们各有其价值和局限,我们不宜简单地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我国人地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都得到了显著增长,并且人地矛盾趋向复杂化。与前朝相比,宋代人地关系发展变化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呈现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是人地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特点;三是自然环境对宋代人地关系双向交互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进书 《兰州学刊》2010,(4):195-199
萨特认为作家是一个独立个体,其职责是揭露现实真相,其目的是赢得“身后名”,而读者需要全身心阅读作品,并能够再创造。要想达成作家与读者的对话,作品需要一个“召唤结构”来吸引读者阅读,需要包含真、善等普遍性话题,需要是作家和读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场所。作品所达成的对话有助于:消除东西方文化的隔阂,激发思想自由和现实自由,以及建构一个和谐的人类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