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姜剑云先生的《禅诗百首》从古往今来历代文人作家的禅诗文本出发,以文史哲相兼容的方法,用当代学人的视角,对其所抒之情志、所示之佛禅思想加以分析解读,多有新见阐发,并为当代社会受众群体提供了人生智慧的启迪;在当今禅文学普及和研究领域的众多论著中,可谓自出机杼。该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一、品禅论诗,不拘一格;二、披文入情,以意逆志;三、以古鉴今,观照人生。  相似文献   
82.
詹锳先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始于战争年代,转型于异国他乡的求学期,最终形成于回归祖国后。詹锳对人才培养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独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培育宽广的国际视野与开放精神;抓住古代文学中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和项目,把学术研究和教学完美结合起来,采用文献考证法和现代的科学索引法教学与研究,不仅注重中国古代文学扎实的基础训练,也注重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詹瑛的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当今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和余华的《兄弟》都是以文革为背景,两者均描述了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人物肆无忌惮的狂欢。阎连科笔下的狂欢化书写是表明了主流话语沦落下人物理性的缺失;而余华的狂欢化书写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显示了作者对人物生存境遇的关照和对人物生存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84.
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语用学分支,词汇语用充实现象是这一新兴学科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词汇在线理解中的意义充实进行了微观探讨,提出"词汇语用充实层级性"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区分为语境层级性和内部层级性,然后通过丰富的例证分析了不同层级中的词汇语用充实过程,为词汇语用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描写方式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5.
一般认为正文体训诂是一种附录性质的训诂,是作者在行文时因表述的需要随机作的解释,这种解释主要用来疏通文意,排除阅读障碍,正文体训诂的有无并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本文认为这种认识局限于训诂学的视角,因此本文研究了正文体训诂的一些辞格特征和语篇特征,试图说明正文体训诂并不是简单的附录性质的训诂,其在语篇表达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铁凝的中篇小说《午后悬崖》在叙事技巧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多级叙事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旨在对该小说中这一叙事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彰显其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87.
《野草》问世以来,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不断地由此引发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或热点问题。这里对国内外《野草》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简略地梳理和描述。对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或观点进行了简括的评述。  相似文献   
88.
通过考察二卷本《词源》的流传著录情况及比对今传元起善斋抄本《词源》与《事林广记》等类书的关系,认为关于词曲音乐资料的所谓《词源》卷上非张炎原书,而是后人通过对《事林广记》等类书的过录节抄,置于张炎《词源》之上的伪托之作。二卷本《词源》卷下乃张炎《词源》原书。  相似文献   
89.
王昌龄与李益同为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都有题材丰富的大量诗歌创作,从两人的闺怨诗入手,从他们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比较他们在以闺怨为题材的诗歌创作方面的异同,从而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90.
近些年来,不少知名人士时常发表对繁体字和简化字的看法,并以此为依托,讨论与传统文化、书法甚至两岸统一等有关的重要社会问题。然而这些言论几乎都显示出人们汉字基础知识的欠缺,有的甚至是对汉字学的一无所知。为此,作者认为要考虑以大众喜爱和方便的形式大力普及汉字基础知识,这既是规范使用汉语汉字,做好语言服务的需要,也是珍爱和弘扬中华语言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