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回到"人民-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破困自救的基本方向。"人民-文学"汲取了"人民文学"和"人的文学"的合理成分,确证了"人民"与"文学"的辩证关系,厘正了人民的真正需要与文学的现实发展之间的有机关联,是一个"以人民为导向"又不简单地"唯人民至上","以文学为旨归"但又不机械地"为文学而文学"的开放性范畴。在其指引下,中国当代文学有望"止溃向善"。  相似文献   
22.
短语式篇章连接成分,如"一般来说/一般说来",其篇章功能的体现方式是其"篇章分布",表现为"篇章位置"和"篇章关系"。对其作篇章结构分析,应围绕这两点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具体项目如下:该成分的语义、结构、性质、历时发展过程及同类结构的普遍特点,该成分在句中和篇章中的出现位置及隐现情况,所标记和所引导的语篇单位的句法性质和语义特点,该成分与其篇章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语义关系和篇章关系,所构成的"篇章言语块"的整体特点、该"言语块"与上下文的关系,篇章中与该成分共现的词语。这样的篇章结构分析框架,可有效阐述短语式篇章连接成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江西社会科学》2017,(8):112-118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沉重的社会负荷,使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的存在淹没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中,无法得到公正、客观的评判。究其实际,现代颓废主义文学是一种美学现代性的表达,来自于对现代进步神话的批判,也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抗。这种反抗既是美学的也是道德的,自有其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为之"正名",进而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24.
《阿金》是收录于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杂文,文中呈现的女性阿金“摇动了”鲁迅“三十年来的信念和主张”。这个穿行于上海巷弄中的女仆是一位都市漫游者与后现代女性。她的闲逛与涣散式的张望展现出身为漫游者对于现代性的反抗态度;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阿金能够以女性具体的生活方式反对惩戒凝视,拆解性别形象构建的表演性实质。对于以现代启蒙话语为基点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的鲁迅而言,阿金无疑是超越其反思现代性思想内容的存在,鲁迅对阿金的复杂感受体现了鲁迅反思现代性的限度所在,对于当下从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视阈反思现代性也有着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25.
性别关系是体现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拉什迪作为流散作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逆转.体现为:从边缘向中心的移动;由虚弱向力量的转化,否定单一和固定模式的女性形象,体现出流散文学所代表的混杂文化.  相似文献   
26.
庾阐的游仙诗注重对仙境之景的描绘,其游仙诗十首中有七首都是整首诗去呈现仙人的所居、所食。仙人主要居住在天宫、山岳、河海之中。天宫位置高耸,面积宽大,装饰华美且晶莹剔透;山岳云雾弥漫,苍茫神秘,极其灵异;河海汹涌澎湃、场面壮阔。仙人所食多为光彩鲜艳的奇花异草,所服均为生长不凡的灵丹仙药,所饮也是甘甜可口的神泉之水。庾阐游仙诗的其三、其四和其六出现了仙人意象并描写了仙人活动,他们具有神异的能力,火化登仙,乘烟上下,随天地遨游,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7.
郑文焯于词律研究成就颇为突出。他于词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打破乐律与文字格律之间的隔阂,通过"校议结合"融通了词律批评与词调声情、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郑氏对律校法的承扬,使"入声字例"成为一种有效且成熟的词籍校勘方法。郑氏还校勘了《词源》,校正了词乐乐调的住字,于词乐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  相似文献   
28.
余华自以先锋作家身份登上文学前台以来,一直将苦难、死亡做为主题追求。《第七天》也正延续了这种策略,但与余华前作不同的是,余华在新时期显示了对现实主义叙事策略的偏重,同时又体现着对新东方主义叙事策略的有意为之。本文从余华新作《第七天》入手,在后先锋视域大背景下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得、失进行了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9.
现代性危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被消费所控制和引导,人们为商品而迷狂,为体验消费而忘记质疑和批判.消费被全面地控制掩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造就了一个恐怖主义社会,人们患上恐怖症;消费衍生出众多"次体系",它们难以构成对社会的一致反抗.列斐伏尔提倡对日常生活进行一种永恒的文化革命,这种革命要继承哲学传统,要担负起确认和阐释新的日常生活的责任,其目标是要建立一种都市主义.  相似文献   
30.
新诗技艺之“技艺”一词在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之间、新诗和古典诗词之间使用的方式和所指的含义显然不同。诗人是从发生学角度使用技艺;诗歌评论家是从阐释学角度使用技艺——在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辨认、分析、归纳作品中体现的作者使用、组织材料的特殊方式的痕迹,那些有个人个性特征的巧妙方式,并对其作出阐释。古典诗词中的技艺是在公共规则之下的个人竞技发明,而新诗技艺是潜含在个人的诗歌美学与观念之中。新诗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一套明确的形式规则,因此也就没有这规则之下才能形成的一套明确的技艺。诗歌技艺是一个中性的技术性范畴,是客观的工具,不涉及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可以使用同样的诗歌技艺为自己的诗歌意识形态服务。诗艺就像武器装备一样,是工具。但如果更深一步地分析,会发现技艺的公共属性和技艺的独立属性并非这么绝对,并非没有其限度。新诗技艺重在结构与形式的发明与想象,对内容的审查;诗艺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是个性与风格的体现。技艺并非脱离内容,而是在表达内容的压力之下的发现或发明,技艺也是来自于对生活与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