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近年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权责一致"的传统伦理准则在实践中出现了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责界限模糊等异化现象,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也阻碍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必须对基层政府的权责伦理进行重构,建立起权责对等的良性权责关系。要以公共责任为本位,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提高政府责任自觉。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哲学是以经典诠释为基础的哲学之思,释经方法与本体追求密不可分地存在于哲人的经典诠释中。王弼为玄学之宗,其哲学语词、表述方式及思想指向,既继承又超越了两汉时期的天人相应之学,同时也为东晋时期佛教的讲论与传播提供了格义所需的思想依凭。基于经典诠释的变迁,追溯王弼哲学渊源,可以发现,王弼哲学主要通过汉末荆州学术及其经典诠释方法,同两汉思想传统历史地关联起来。当他秉持"得意忘言"的诠释理念,以"注""指略""略例"等释经方法,解读《老》《易》及《论语》时,诠释出的本体之"无"不仅贯通天道与人事,而且也启发了东晋士人对般若"空"义的解读与体悟。  相似文献   
103.
自永乐朝始,明廷对于来自境外的"归降者"有意识的封授武职,赐予汉姓,安插于军卫,从而形成了特殊的"达官"集团。为了安抚、拉拢"达官",使之能真正融入明朝的制度体系之中,明廷在授职、支俸、承袭、生活待遇诸多方面给予了其超过汉官的待遇。明廷对"达官"的优遇措施增强了这一特殊群体的政治认同感。"达官"历经明代军制的多次调整,却保持不变,充分显示了明廷对这一群体的肯定与信任,也是明朝军事体系包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4.
历史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在费希特整个学说中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一方面,他想要确保具体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让自身陷入特定的事实中。费希特从人类理性的、整体的历史出发,将具体的历史内蕴于先验的统一中。为了实现这种统一,费希特对历史与形而上学进行了哲学理性与信仰两个方面的调和。但是,通过对费希特调和结果的重新审视,我们不难发现,理性与道德信仰之间似乎总是存在某种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费希特处理历史与形而上学关系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也是其全部学说必定会遭遇的一个哲学困境。  相似文献   
105.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在延续物理主义还原论以外,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的非还原性。查莫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同于物理事实的独立存在地位,对此他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猜想,并试图以这种理论解决意识的"困难"问题。与查默斯相比,塞尔也主张意识不可以被还原的解释,通过比较他和查默斯的两种意识理论,为我们客观地看待意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6.
107.
在郭店楚简《语丛》《太一生水》文本中,存在着三种身体隐喻模式,其一为己身隐喻,以肉身为概念产生的理据;其二为阴阳耦合隐喻,以身体-两性关系为隐喻逻辑,形成概念对子;第三为孳乳隐喻,由元概念孳乳产生子概念,并进一步衍生出家族概念体系。其中阴阳耦合隐喻与孳乳隐喻常常互相包含、交替进行。这三种身体隐喻模式,是中国哲学概念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古代训诂学术传统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8.
"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缘起到"终结",大致经历了从"观念学"到"虚假意识"、马克思的" 意识形态"观、再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意识形态三次嬗变.弄清这个发展主脉,对于从事意识形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税费改革促进了我国基层政权职能的转变,县乡村三级利益共同体逐渐解体,村民自治也不断创新,从而使20世纪90年代紧张恶化的基层干群关系得到缓和。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对基层干部缺乏信任并在行为上冷漠疏离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消极行为。基于这种状况,应以基层治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基层民主的切实推进为关键点,从根本上促进基层干群关系的和谐与基层政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0.
高校青年教师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但目前他们却面临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对高校青年教师造成多重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等教育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方面。探析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现状,明确其影响因素,进而采取加强缓解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会青年教师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等措施,以缓解和消除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为打造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所需要的一流教师队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