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概念隐喻理论和类包涵理论分别探讨了隐喻的概念性和范畴化的问题,理论阐述中两个理论的提出者却不能相容.本文分析了它们的分歧和相互指责,认为两个理论所涉及的隐喻概念性和范畴化是隐喻内在统一的两个不同方面,在隐喻研究中应当重视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2.
系统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现状及问题,运用角色理论,从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探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比较撒旦与孙悟空这两个文学形象并结合上帝和玉帝这两个象征的原型探讨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思想压制自由意志,不重视人的理性的作用;西方基督教文化则保护自由意志,提倡理性。  相似文献   
104.
以西方翻译理论为背景,结合接受美学中的阅读理论,借鉴传播学和解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提出应辩证地看待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既不能忽视译文读者对译本理解的差异,也不能低估译文读者的创新期待。同时,对读者因素的强调不能成为译文脱离原文的借口,满足读者的要求必须建立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5.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委婉语的理解和使用直接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语境的选择、建构等角度,着重分析语境在委婉语的信息传递和解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委婉语及其语境互为建构的关系,指出动态地理解委婉语,并在交际过程中利用共有知识建构相关语境才能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语言和认同是西方社会科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此框架下,中国学者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其中以外语(主要是英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英语学习对于个体层面的自我认同(如自信)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在社会认同的层面上,中国语境中关于文化认同的部分结论显得似是而非: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的"认同"表现为对其积极的认知、情感乃至行动,但由于他们并不具备目的语文化的群体成员身份,这种"认同"不应等同于西方语境中的identity。英语学习和文化认同之间的相关是否成立,取决于对二者的具体界定。  相似文献   
108.
109.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运作机制与"认知域"这一概念密不可分。基于认知域的转喻研究视角多元,包括上位域观、矩阵域观和域激活观等。近年来,语法转喻开始受到学界关注。转喻可为某些语法现象的成立提供认知动因,例如英语即时性动词表达延续性意义就是基于事件转喻的构式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转喻作为主要认知机制之一,具有邻近性、凸显性和认知可及性等重要特征,为词义拓展提供理据和认知通道。词义通常由概念义、多面义和微型义组成,其中前者是词汇的固有义,后两者是词汇的语境特指义。在转喻机制作用下,词义拓展可呈现出以下几种方式:概念义转指多面义、概念义转指微型义以及概念义转指概念义。通过论述,进一步印证了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更是意义拓展最基础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