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白异读是从词汇输入开始的,是词汇输入引起了词汇的替换,最后导致文白两种语音的出现。文化融合、文化扩散是现在汉语方言文白异读区域分布不均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新时期以来,电影的教学与科研版图得以重新测绘,高校的教研人员日渐取代专业的电影研究人员,成为学术生产的主要力量。但在与专业艺术院校的竞合关系中,综合性大学不应盲目克隆前者的教育模式,而要立足实际、扬长避短,走差异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影视合流的时代背景中,突出影视教学科研的美育之维,有利于创意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大量涌现,繁荣民族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力量。  相似文献   
43.
王伟 《兰州学刊》2013,(2):27-31
新纪录运动以纪实精神作为本体性追求,然而本真性并非静态孤立的客观实存,而是经由主体间相互对话与共同协商而生发的动态意义.其在原型层面契合当下大众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的窥探欲望,在现实层面呈现了民间草根话语、主流观念话语、知识者启蒙话语、跨国资本话语的多重对话结构,而在审美层面则表现为主体良心的深层敬畏、对生命平等的真切尊重、对异化状态的超越反思.纪录片的真正灵魂与存在之道,在于其穿透社会寓言与时代素描的文本意义网络,允诺每个主体都有进入光亮的诗性可能.  相似文献   
44.
美丽的闽南戏曲爱情故事《陈三、五娘》被日本文人作家佐藤春夫改写成了小说《星》,由此打上了独特的"日本印记":既因为受日本明治以来"脱亚入欧"思想价值观的影响而形成了"殖民书写",又因受日本"私小说"传统等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而呈现出"佐藤风格"。从比较文学的视角看,《星》对《陈三、五娘》的改编典型地体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过滤"特征。  相似文献   
45.
南明时代发端期的隆武朝,虽然存在时间仅一年有余,但却是一代大儒黄道周生命价值最后绽放的时刻.作为写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诗歌,忠实地记载了黄道周从对隆武帝充满幻想到走向生命决绝的心路历程,诗风虽然仍然多用典,但在对隆武帝忠贞、对故国亲友眷恋的情感激发下,往日僻晦变得相对朗畅.在黄道周的感召下,门生钱澄之以诗为史,寓褒贬、思考于其中,读来令人深思;故友路振飞啼血寻帝诗,让读者感受到了悲壮的心情与绝望的痛苦.  相似文献   
46.
黄科安 《文史哲》2012,(3):102-116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中国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绝非是单纯的文艺议题,其背后是知识者探求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和实践活动。因而,对于这个议题的清理和辨析,必然涉及到"文艺大众化"最基本的相关要素,如"谁是大众"、"谁来大众化","大众化"与"民族形式"等,而透过这些相关要素的勾连和清理,就会发现其间隐藏着复杂的内在生成机制——"大众"身份由"底层阶层"向"阶级属性"突进,知识者的立场由"启蒙的大众化"向"革命的大众化"转换,大众化的"民族形式"演化为以"民间形式"出现。透过这些线索的梳理与追问,可以发现其背后的政治权力运作和意识形态指涉,从而可以发掘出"文艺大众化"的具体内涵、文本形式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7.
黄科安 《东南学术》2012,(5):213-223
20世纪初西方传记完成了现代性转型。这种现代性转型,就其内容而言,其一是把伟人从神坛上请下来,以常人视之;其二是正视传主的内心世界,主张以"心理描写"来丰富和展现传主的人物性格。在艺术上,现代传记区别于传统传记一个关键性要素,在于是否将这一文体当作"一种艺术样式",突显其由"史"入"文"的文学特性。然而,在传记属性的"文""史"之争上,一些积极倡导现代传记写作的西方作家却也表现出对传记"史"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48.
古大勇 《东南学术》2012,(5):235-242
刘再复"第二人生"的鲁迅研究是建立在对"第一人生"鲁迅研究的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其"第一人生"鲁迅研究的时代性局限进行自我批判,并从反向提出相应的学理性主张。刘再复"第二人生"体验和鲁迅的生命体验在某个层面产生深刻共鸣,因此,其"鲁迅研究"也是借鲁迅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浸染上浓厚的主体特征和情感色彩。刘再复"第二人生"的鲁迅研究体现为美国汉学研究传统和中国大陆本土研究传统的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49.
作为真实性与立场性兼具的现代报告文学,不同于虚构性文本的小说与影剧,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关于底层经验的真实想象方式。以夏衍为代表的左翼知识者,因克服代言底层民众的诸多障碍,拥有了代言民众的合法性地位,并且将底层经验推向思想文化的公共空间。夏衍等左翼同仁在"左联"的观念形态框架中"真实"书写底层经验,其文本体现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力量所进行的剧烈碰撞与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50.
调查数据显示,“宅”生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网络成大学生“宅”居的重要原因。“宅”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加以重视。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努力,自愿出“宅”门;学校要加强管理,吸引大学生出“宅”门;家长要注重沟通,引导子女出“宅”门;社会要给予理解,帮助学子出“宅”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