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有唐一代,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唐盛世时期,社会总供给渐次大于社会总需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促进了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商品性农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下降,精神娱乐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比重相应增大,进而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2.
有唐一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商业繁荣,大大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结构中的比例日趋扩大,并使商品性消费更呈现多样化、多变性的特点.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各级各阶层尤其是中上层的消费欲望被大大刺激起来,消费方式变化呈多元化趋势,奢侈性消费、时尚消费、休闲消费成为这一时期中上层社会消费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3.
洛阳白马寺是东汉由西域引进佛教后建立的第一所佛寺,到了唐代,已经破烂衰败。武则天时期,白马寺得以重修,在政治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这里的佛事活动一直在继续,不但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而且对国内其他地区产生影响。白马寺没能作为单一宗派的祖庭而得到本宗的张扬和保护,它是综合性的佛教道场,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恢宏气势。  相似文献   
44.
宋代私人养马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民间私人养马和官员私人养马。由于受自然条件、传统养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私人养马业呈现如下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私人养马一般集中在河东、河北、陕西、京东、京西和西南的巴蜀地区,无论马匹数量还是质量,北方和北宋都占绝对优势;品种众多,宋代私人养马达十几个品种;私人养马还受战争、国家政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私人牧马业比较兴盛。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并吸收了现代畜牧学、家畜生态学、气候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以期深入、系统地对宋代私人养马业进行探讨,为全面研究宋代牧马业及其军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5.
论朝鲜朱子学初期形成特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朝鲜,朱子学自高丽末传入至李朝五百年,为取得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正统地位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崇正学、树义理"的论争,并形成了朝鲜朱子学的"斥邪论"特点.  相似文献   
46.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性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需要依托现实生活与市场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但目前关注其文化性者较多,而关注其商品性开发者较少,使其处于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性,并以恰当的载体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通过旅游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或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及纳入旅游产品体系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7.
北宋前期是宋代官营牧马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牧马业经历了宋太祖、太宗时期的建立和初步发展,到宋真宗时期已相当兴盛。为增强军事力量,北宋前期的统治者特别重视马政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官马管理和役使的律令措施,对官马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孳育、牧场建设、残损官马肢体的处罚等诸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牧马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宋政府通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利而造成的官马不昌的缺憾。  相似文献   
48.
作为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区,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地区。在宋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埋葬了无数帝王将相、高门显贵。20世纪以来,由于工程建设、考古发掘等工作的开展,大量埋藏在洛阳地下的墓志重见天日。由于墓志提供了大量古  相似文献   
49.
洛阳白马寺是东汉由西域引进佛教后建立的第一所佛寺,到了唐代,已经破烂衰败。武则天时期,白马寺得以重修,在政治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这里的佛事活动一直在继续,不但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而且对国内其他地区产生影响。白马寺没能作为单一宗派的祖庭而得到本宗的张扬和保护,它是综合性的佛教道场,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恢宏气势。  相似文献   
50.
唐代各阶层消费自始至终交织着节俭与奢侈两种方式。大致以开元、天宝年间为期,此前各阶层消费方式以尚俭为主,此后则靡然向奢。着眼于社会稳定与风俗养成,上层社会把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的一个重要方略而大力倡导。在力倡节俭、遏制奢侈方面唐代上层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尤其在节俭消费习俗的纠偏、禁奢制度的跟进以及示俭消费行为的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当代及后世的俭约治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