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方益权  李艳艳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68-73,107,161
当前,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全社会面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领域,关于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规定和举措繁多,但各地差异很大,并尚未构建比较体系化的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体系。以系统论的视角,完善被征地农民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实体性权利的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救济性权利的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世界发展历史的新进阶、与时俱进开辟指导思想抵御风险挑战的新境界。在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以直面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历史主动的把局定势能力和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能力,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准度、政治判断高度和政治判断深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外交领域的政治主动,担起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百年大党的胸怀与智慧。  相似文献   
43.
基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思想,通过梳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变革过程中从技艺到工艺学的演变过程,建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企业层面“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学机制,为未来研究“资本与技术”之间独特的认识论和推理问题提供充分的、可靠地关于创新的经验研究基础,有利于发展一种新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哲学思想研究进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44.
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还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都解决不了人类的正义问题,我们必须以人类解放的视阈建构一种全新的政治哲学.当代中国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45.
现代社会的多元异质化特征,使政治宽容生变成为现代政治的一种普适调节机制,这是由其内在价值属性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政治宽容作为现代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的表征,具有合理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原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要求和旨归.在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建构和谐政治的现实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6.
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是社会调节机制内的一些基本形式。它们具有各自特定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法的社会调节直接以社会客体为内容,要求社会主体尽可能精确地把握社会客体及其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客体必然性对于社会主体活动的刚性限定。政治的社会调节具有权威性,以制度的形式安排一定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以政策、规章等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社会调节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从社会主体需要的角度判断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而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所产生的体验。艺术的社会调节通过主体对人类创造的客体即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非强制的、自由的状态下,使人际关系得以优化,构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宗教的社会调节带有神秘、虚幻的色彩,但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不甘心长期受制于外部必然性的挣扎和对自身生命力量充满希望和理想的内在信念。  相似文献   
47.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考察,政治妥协伦理困境根源于父权制下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男人/女人、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的二元划分及对立。在当代,则源于民主体制下政治妥协之工具价值向本体价值的回归与统一,凸显为民主制度内生的民主、平等性与父权制的专制、等级观念的对立。市场经济、民主制度下自由个体的充分全面发展,及公共政治的多性别参与是政治妥协伦理困境终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8.
包大为 《江海学刊》2022,(2):58-65+255
启蒙运动以来的政治实践体现了对自然的机会不平等的反抗,其中既包括血统、等级所维系的机会不平等,还包括了宗教信仰、种族乃至外貌所维系的卡理斯玛支配。尤其在18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治理技艺中,机会平等成为了治理合法性的来源。曾经被自然的先天因素所决定的社会等级及其不平等的生存条件,不仅由于其偶然性而被排除出了正义原则,更是由于其非理性的基础而得不到道德的承认。但是,面对阶级社会注定无法消除的机会不平等现象,特别是面对技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所造就的“世袭”统治结构,试图调和“搭便车”的话语资源日渐匮乏。历史唯物主义则穿透了普遍犬儒的当代意识形态外壳,揭示出阶级化的机会不平等的必然性与不合理性,为当代无产阶级指明了以机会平等作为客观结果的政治事件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49.
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传统的形成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四种思想源流形成的历史合力的产物。在湖湘经世文化传统的熏陶下,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及葛健豪、蔡庆熙等成员紧随时代潮流,逐渐接受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启蒙,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不断受到社会主义思潮滋养,特别是受到十月革命及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在赴法勤工俭学过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实现权力的法治化是关键。法治化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基本向度,即公权力受到制衡与私权利受到保护。基于此,权力法治化则逻辑地涵涉了以下4个基本指向,即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以法律践行监督公共权力、以公共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以公共权力保障法律践行。以此为基础,实践权力法治化则需要建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惩防依法,监督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