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是教育引导和凝聚青年不可或缺的“大思政课”,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青年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百年党史中涌现出的坚守理想信念的人物、事件、精神等,是凝聚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素材。宏大主题的具象呈现、跨越时空的“青年”对话,有助于增强青年的情感认同,实现对青年的价值凝聚。激活党的理想信念历史资源的落脚点是引导广大青年赓续红色血脉,促进其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自觉确立历史主动精神,勇担“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72.
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政治妥协存在着巨大的伦理变数;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考察,政治妥协又造成其在伦理选择上的两难困境。政治妥协内蕴着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统一,但在以专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一元化的社会里,二者是分裂乃至背离的,政治妥协的本体价值受到压抑,政治妥协的道德评价以负面居多。在以民主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异质并存的社会里,政治妥协作为一种品性得以提升,它体现了人类的自觉理性与人文情怀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3.
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具有以下8个主要特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制度化调节与非制度化调节的统一、突破式与渐进式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发展与代价的统一.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现实,对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发展的这些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实验思想政治教育是重构的、科学的、问题聚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源自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经验的启迪,也顺应着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赋能的变革趋势,是对学科发展本真需要的应有复归。实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释力,在传统调查研究基础上发展出调查实验法,通过引入调查实验思维确定理论假设、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语言转换、进行条件控制干预并基于数据加以阐释,完成路径设计,建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桥梁。作为调查研究方法在数字时代的生动彰显,实验思想政治教育还需直面实验思维的限度问题、事实判断的价值问题与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力求取得更大实效。  相似文献   
75.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表现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表现为:在教育对象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教育方法上善于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文化治理形态”;完善精神谱系、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克服精神缺钙风险的“精神治理形态”;明确价值导向、培育价值自觉、树立价值自信的“价值治理形态”;在个体层面加强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层面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心理治理形态”。坚持以系统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注重整体和各个形态内部的优化趋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各形态共同发展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将旧唯物主义改造为革命理论的哲学成果,也是马克思扬弃旧哲学的最终哲学样态。在唯物主义历史化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辨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的直观和最高的直观构成的二重性的直观的逻辑优先性,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揭示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的真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仅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停留于抽象的人的概念,更是以高级的哲学直观超越了直观范畴,从而建构起生产逻辑有机介入的实践范畴,使得直观本身在历史化了的唯物主义中获得异质性重生。  相似文献   
77.
邓小平从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选好接班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顿党的作风、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全党要不断加强学习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怎么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问题。邓小平有关怎么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在21世纪继续成功地坚持党的领导,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资本论》及其手稿是马克思留于后世最为宝贵的理论资源。国内学者围绕《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条独具特色的进路:第一条进路是借助现象学“面向事情本身”的口号,遵循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和模式来研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相关理论,并形成了历史现象学、生产关系现象学、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和资本现象学四种现象学的解读模式。第二条进路是文本学解释。这一解读模式主要围绕文献还原与版本考证、文本研究与概念梳理、思想阐释与理论建构并展开。第三条进路是历史化的解读。这一诠释路向抓住了“现代社会”这一关键,并对其展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继而科学剖析了它的内部结构、运行机理和历史趋向。纵观相关研究的成果与问题,当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习者要立足经典文本、对接现实问题、展望未来路向,以增强学术研究的理论自觉,在此基础上,不断开辟《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9.
人民政协的创立及初步运行,从主体和载体两方面赋予民主协商以稳定有效的组织依托,构建起政协委员会综合性协商、政协工作组经常性协商、多方参与专题性协商、面向基层群众开放性协商的多元制度架构.围绕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改造与阶级关系调整、国家各项事业创立和发展,人民政协形成了共识决策、认同建构、意见交流、政策输出四类协商路径.人民政协成立初期的民主协商,初步建立起国家层面民主协商的运行制度,推进协商政治广泛、多层次发展,促进协商与选举两种民主形式协同发展,形成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阐释和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中国梦的历史起点在近代,标志是民族救亡图存取代了几千年的天下主义传统。但是,天下主义并没有消失,只是潜伏于民族心理的深层。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天下主义逐步复苏,并在全球化进程中转换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精神。中国梦是对古代天下主义精神、近现代民族进取精神和当代人类精神的辩证综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完美交织。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推动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兼收并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