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程早霞  凡萌玮 《中国藏学》2024,(1):68-76+212-213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 2月20日到达五台山朝佛,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后,于9月离开五台山。在此期间他多次会见外国人员,其中既有德国医生、法国探险家、日本僧侣这些非官方身份的人士,也有美国驻华公使、俄国内务大臣、英国外交官等具有官方身份的人员。达赖喇嘛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到内地开展弘法、与各界人士交流谈话都属正常,但他在五台山期间却频繁与外国人员接触,交谈内容不仅涉及宗教交流、贸易往来,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不少关于政治、外交类问题。考察其在五台山活动期间与外国人员交往的历史,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达赖喇嘛在五台山期间的活动对其后来的影响,以及外国人染指西藏事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92.
政治调节机制的基本涵义凸显政治的公共性,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从社会整体结构,即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狭义)体系的良性运行来看,政治调节机制至关重要.从政治主体理性的视角来看,法律和政策是主体理性的外在调节机制,道德和宗教是主体理性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妥协和宽容是主体间理性的调节机制,实现社会良性运行需要优化政治调节机制的结构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93.
兜底性民生建设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环节,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权的必由之路。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中,兜底性民生建设兼具权利论与义务论的双重意蕴,是社会福利生产集中化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探索形成以责任型制度理念为引导,以积极福利与消极福利并举为核心,以“需者福利”为原则的兜底性民生建设形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兜底性民生建设体系,需要建立在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的宏大视野之上,须以积极稳健的举措接纳和解决复杂化民生问题,须淡化身份标识、制定具有专门性、针对性的社会福利政策,须以就业兜底帮扶为核心,实现社会福利个体权利和国家义务的内在均衡。  相似文献   
94.
九江口岸的开埠和贸易发展,意味着近代江西经济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历程。贸易的增长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推动着近代江西传统市场向近代市场转换,进而促进初级市场数量增加,中级市场商品交换扩大,区域市场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5.
人权的四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也就构成和人类自身伴生,不断为人类反思和探寻的永恒问题.人权即是自然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四者的有机统一.自然人权,是指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根据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欲望、理念,是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表现;社会人权,即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应当和实际所享有的权利,受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定;法定人权,即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确认和规定的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实有人权,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也就是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96.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并不是它在智能上的不断升级并最终进化出“类人”意识,而是它所承载的人类意图。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显示,人类正在将其意图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当前,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浪潮承载着人类的消极意图,它将颠覆大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平衡,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国家之间的敌意孪生到人工智能系统中,进而给人类整体带来重大威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军事化的管控,应该以人类共同安全为指导原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共同体,从科学层面判断人工智能意图孪生的技术拐点,并通过国际军控机制和国家之间军控协议缓解安全困境,多轨并行推进以精准管控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97.
当今,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了学术化、理论化怪象,甚至妄图构建一个有牢固哲学根基的虚无主义历史观体系。因此,以哲学的态度深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中实为必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这一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点。现实性是历史的哲学维度。历史的现实表现为历史本质与历史现象的统一,表现为历史规律展开成实体性内容的过程,表现为主客体之合力的结果。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根源就在于历史之现实的“迷失”,主要表征为:历史认识中,非批判的经验主义;历史阐释中,非反思的唯心主义;历史评价中,非客观的形式主义。然而,仅从黑格尔“半科学”的历史观出发还不足以完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彻底批判。马克思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动力、历史的目的三个维度超越了黑格尔的历史观,从而为科学把握历史的现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当前的主要实践形态,有着自己独特内蕴。从其产生的境遇来看,中国正处在新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正在发生由外在向内在,由守旧向创新的转换;从其分析问题的立意来看,它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浓厚的现实意识和兼收并蓄的对话意识;其在解决问题的着点上,既注重整体立意、全局着眼,又强调把握原则、灵活运用、着重创新,同时还注重社会的可承受度,强调踏实稳重,分步按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性、自主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99.
正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5年二战结束的百年历史发展中,帝国主义势力侵略中国边疆、蚕食中国领土、制造边疆危机,由此产生了影响至今的所谓“西藏问题”。2016年12月13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国际政治中的涉藏问题”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就国际政治中的涉藏问题进行学术研讨。与会专家重点围绕四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