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特点。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 ,关注学生大学时期全过程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2.
互联网零工平台在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促进灵活就业、实现劳动力供需精准匹配的同时,新的结构性因素也引发了青年农民工骑手群体的社会融入困境。基于空间区隔的问题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青年农民工骑手群体的社会融入面临着四大区隔,即流动“栖息”形成的地理区隔、复原力不足形成的自我区隔、工作洞形成的职业生涯发展区隔、脱嵌形成的社会参与区隔。面对青年农民工骑手群体因空间区隔而产生的社会融入问题,可搭建以“通过空间营造实现资本积累”为核心的社会工作实务框架,采取以复原力任务中心模式及“1+2+N+n”社工协同治理模式为中层干预方法的空间营造实务路径,增加骑手的心理、文化、社会和政治资本,以此突破骑手群体面临的空间区隔;构建“减压-支持-发展-参与”的骑手服务模式,重塑物理-心理-人际-治理平衡发展的四维空间,最终达致理性和平、宽容接纳、诚信友爱、平等尊重、人人参与的社区关系,以服务型治理推动社区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23.
24.
25.
韦夏  涂荣庭  周志民 《管理科学》2017,30(3):110-121
 近年来,一种介于促销和忠诚计划之间的新型顾客激励方式日益盛行,商家在交易后给顾客意料之外的回馈,希望给消费者带去惊喜和乐趣,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从而培养良好的顾客关系。但是,意外赠礼对顾客并不总是惊喜,顾客可能会对它不喜欢或不满意,即意外赠礼失败。前人对意外赠礼的研究多集中于“意外”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忽略了意外赠礼失败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企业如何应对意外赠礼失败。        探讨对于不同消费目标的顾客,不同类型的意外赠礼以及意外赠礼的成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意外赠礼失败风险的方法。通过3个前测和两项主实验,969名中国某高校学生有偿参与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研究假设。        实验1采用消费目标(实用和享乐)×赠礼类型(实用和享乐)×赠礼成败(成功和失败)的组间实验,探讨在服务消费的情景下,对于不同消费目标的顾客,商家意外赠送不同类型的赠礼时,赠礼成败如何影响顾客对赠礼的满意度和对商家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意外赠礼失败不会降低实用消费目标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会降低享乐消费目标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此外,在意外赠礼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出售服务的商家赠送享乐消费目标顾客享乐型赠礼(相比实用型),能更好地提高顾客对商家的满意度。        实验2采用消费目标(实用和享乐)×赠礼类型(实用和享乐)×赠礼成败(成功、失败、失败并关注结果)的组间实验,探讨在产品消费的情景下,意外赠礼的成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并检验认知关注点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实验1的结果;而且,引导顾客关注获得意外赠礼的结果,可以降低赠礼失败的风险;此外,在意外赠礼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出售产品的企业赠送实用消费目标顾客实用型赠礼(相比享乐型)能更好地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丰富了已有对意外赠礼这种新型的“准忠诚计划”的认识,为先前学者对促销效果的“利益一致性框架”理论扩展了边界条件,对企业赠礼和顾客满意的相关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践上,商家可以在考量不同的消费目标、回馈类型和潜在风险后,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针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准忠诚计划”。  相似文献   
26.
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社会心理学关于嫉妒的研究,应用文献分析等方法,评析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嫉妒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类嫉妒的产生起着主导作用。该理论将嫉妒分为怀疑性嫉妒和反应性嫉妒,但这种分类未能清晰划分出嫉妒的类型。西方社会心理学常将嫉妒和不公平感笼统地放在一起讨论。在人际关系嫉妒研究中,西方的研究较少涉及社会人际关系嫉妒的讨论。  相似文献   
27.
人力资本是企业乃至整个国家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本。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处理好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投资、研发投资和健康投资等重要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重新界定政府权限范围、规范政府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中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以"政府与社会关系"作为分析框架,通过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以及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提出了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分立.政府与市民社会相互分立的目标模式,一方面要求社会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承认并尊重社会及其各种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实行有限度的政府干预和调节,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相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9.
30.
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是保证企业发展的两类最重要的制度体系,两个领域的研究在对劳动力性质、雇用关系不平等性等问题上具有许多共同的看法,而在对雇佣关系冲突性质、追求目标、研究重心和解决劳工问题方法等问题上也存在重大的分歧.但自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世界雇佣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靠人力资源管理或劳动关系都无法解决劳工问题和建立良好的雇佣关系,微观雇佣问题日益受到劳动关系研究的关注,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外部影响因素也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两者的研究界限呈现日益模糊的趋势,出现了整合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了基于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三者平衡、基于"战略选择"和基于生产率、工作生活质量和利润三者最大化的三种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