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02篇
理论方法论   192篇
综合类   4571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基于对袁世凯的美国顾问古德诺与袁世凯的早期关系及其来华后的一贯思想的分析,可以认为古德诺在“洗宪帝制”中起着重要的谋划作用,其事后的辩解也无法否定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82.
母语负向迁移与英语写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学习过程都有迁移现象 ,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 ,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 ,涉及范围较广 ,从词汇到句法 ;从句子到篇章 ;从思维到文化。值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3.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读了芜崧先生与我商榷词语的临时意义问题的文章(《也谈词语的临时意义(用法)与固定意义(用法)——与邹哲承先生商榷》,《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86-88页),愚以为芜文至少存在下面一些问题:1.误读了“至少”芜文说:“我们觉得邹先生对词语的‘临时用法’(或意义)范围的界定值得商榷。”(88页)接着列举了教科书中都见得到的一些修辞手法。随后就说:“这些临时的修辞义,一旦离开所处的语境,便不复存在。何以把他们排斥在‘临时用法’的大门之外呢?”(88页)我的原文根本就没有圈定“临时用法”的…  相似文献   
85.
梁启超将启蒙作为其诗学主张的核心主题 ,并自觉地将这一主题贯穿于其诗学体系之中。他明确提出诗歌要用当时的新语句来表达新意境 ,诗歌要表现近代世界新兴的社会理想、哲学观念及其自然科学、物质文明 ,宣传当时欧洲先进的精神思想 ,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变革服务。启蒙是梁启超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他诗学的基础 ,是理解他诗学主张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论民族地区现代乡村法治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乡村法治秩序构建的内涵、民族地区构建乡村法治秩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民主建设及村民自治制度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化建设的建议。作者认为,乡村法治秩序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即创造性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在民族地区,当前的关键是加强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设。  相似文献   
87.
李清照 ,朱淑真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本文从闺阁女性角度观照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文学创作 ,分析两人在生活背景与个性差异中所产生的创作异同  相似文献   
88.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延续了作者作品的一贯主题:梦想的幻灭,但作品在结构安排、叙事角度和主题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9.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中确保农产品基本供给的强调,农业问题日益引起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重视.本文从二元经济模型角度,剖析刘一拉一费、乔根森、托达罗等经典模型中有关农业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并结合剩余劳动力、工农劳动生产率、工农贸易条件以及技术进步等,探讨蕴含在二元经济模型中的新时代元素及其重要现实意义,以期准确理解新形势下农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
社会分工在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一直为思想家所关注.社会分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条件,这是因为社会分工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着社会结合的方式并促进着社会结构的优化.在社会分工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共同体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