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4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政治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作为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传统和普遍的精神 ,涵涉儒、道、墨、释 ,成为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的灵魂和中国文化的人文精髓。这种多元共生、动态统一的文化理念 ,全方位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从汉唐两代政治实践的效果看 ,这种渗透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凸现一元与多元对立统一的民本和谐思想 ,可以作为衡量和解读朝代更替、国势兴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2.
中华廉洁文化基本理论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廉洁文化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廉洁文化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广泛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然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针对权力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23.
高校在重大公共危机应对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牢牢把握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此,应加强重大公共危机应对中网络舆论引导着力点问题的研究,做到引导及时、路径通畅、队伍有力,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24.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必须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意识。在学理层面,要坚持文化结构论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传统;在方法论层面,要坚持返本、对话与开新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5.
"中国信心":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心"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词汇或政治口号,而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内涵上,"中国信心"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中国信心"是成就感与使命感的高度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展示;在功能定位上,"中国信心"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鲜明亮点,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纳米技术的正负效应及社会控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技术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将对21世纪经济、社会和国防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导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既能带来正效应,也能带来负效应,目前,社会对纳米技术的负面效应认识不够。只有对纳米技术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才能引导它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7.
当前中国仍然对人们的实际行为发生重要影响的传统价值取向主要有六类 ,它们是家族取向、权威取向、稳定取向、自保取向、安命取向和实用取向。它们同儒家伦理具有一定契合性 ,是儒家伦理的世俗形式 ,但在世俗化过程中有些经过了过滤、筛选 ,发生了扭曲。这些价值取向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双重的。其负面影响虽然遭到过近代以来许多激进知识分子猛烈抨击 ,但仍然是值得现代中国人予以反省和清算的对象  相似文献   
28.
晚清时期是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向中华近代廉洁文化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等一批封建廉吏极力倡导清廉俭朴勘政之风气,忠实践履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基本要求,并开始把它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赋予了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为实现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向中华近代廉洁文化的转型搭建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9.
欧庭高 《学术界》2008,(1):199-203
自主创新是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社会生成的过程,它从文化价值的认同出发,透过相关组织机构,把有关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以负反馈作用的超循环机制构建创新系统,在社会中分摊创新风险,促进创新系统的社会运行.  相似文献   
30.
论我国城市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探讨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