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构建治理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改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责任配置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内部成本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2.
三、子部1 儒家类附 :儒家类存目《孔子家语注》八卷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 ,已著录。《正蒙集解》九卷清李文火召撰。文火召有《周易本义拾遗》等 ,已著录。《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清李文火召撰。文火召有《周易本义拾遗》等 ,已著录。《道林诸集》明蒋信撰。信字卿实 ,武陵 (今常德市 )人。王守仁谪龙场过其地 ,往师事之。嘉靖初 ,贡入京师 ,复师事湛若水。嘉靖十一年(1 532 )登进士。累官四川水利佥事 ,迁贵州提学副使。后以擅离职守被除名。其学注重实践 ,湖南学者宗其教 ,称之为“正学先生”。《此庵语录》十卷清胡统虞 (1 6…  相似文献   
53.
以工补农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大才 《学术探索》2003,(10):17-20
以工补农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经常被人们错误解读,并在实践中予以错误的推行。其实,新时期的以工补农不能再沿袭计划经济时期以农补工的老路,而应该构造一种全新的工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的补农方式,即要帮助农业走出困境,又要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从广义的定义来看,以工补农就是工商业对农业的一切帮助和支持,包括以工建农、以工支农、以工助农、以工补农、以工养农、以工护农、以工带农等等。  相似文献   
5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目前,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已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兹将近期讨论的学术观点作一综合介绍。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从扩大再生产角度看,就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推动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方式,从外延为主向内涵为主的转变;从经营方式的角度看,则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系统有形的文化景观和无形的文化基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文化地理学理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原则,归纳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实例,具体的分析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结构、特色要素.  相似文献   
56.
何来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秘密来自人 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自然美从何而来,却成了比斯芬克司之谜不知困难多少倍的难题,绞尽了一代代哲人的脑汁,今天,仍然是美学界的热门话题。 仿佛希庇阿斯率尔回答苏格拉底的提问“美是什么?”——“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人们对自然美从何而来的提问,最直截、最干脆,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自然美是自然自身造成的嘛!”显然,如果问题就是如此简单,就不必美学家们操心劳神了,自然科学家满可以有资格成为权威的发言人。 然而正如苏格拉底驳斥希庇阿斯的回答,我要问的是美,不是美的东西,希庇阿斯就瞠目不知所对一样。我们要问的是自然的“美”,不是自然,那率尔回答自然美是自然本身所造成的人,也许会觉得自己犯了与希庇阿斯相同的错误。  相似文献   
57.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李明生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意义所谓企业制度指的是企业的财产构成、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法人)制企业这样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58.
一分为三是贯穿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是学习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向导。精神现象学的逻辑起点是感性确定性。而意识的逻辑起点是事物。意识包括三个环节 :感性———知觉———知性 ;精神现象学的意识形态的组成和结构体系均体现了一分为三思想。精神现象即意识形态 ,包括从属于主观精神的意识———自我意识———理性 ,从属于客观精神的伦理———教化———道德 ,从属于绝对精神的艺术———宗教———哲学等等。  相似文献   
59.
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西部发展与东中部发展的差距,关键是人才的差距,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差距.西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必须找准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0.
陈远宁 《船山学刊》1994,(2):161-173
自西汉以后,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就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来说,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会的历史。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便不能只孤立地研究儒家思想,还要同时研究佛道思想。否则,不能把握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貌,也无法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而由于与道家思想相比,佛教思想具有更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更精致的思辨结构,对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影响更大,所以,对佛教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佛儒两家思想既相互汲取又相互排斥关系的研究,便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