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730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287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GH高浓缩汉语拼写方案”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设计的可以一一对应替代现行汉字,又实行词式书写的计算机用汉语拼音文字。它的原理要从拼写结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码设计等4个方面去理解。现代汉语中每个带声调的音节的读音都有相对应的高浓缩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72.
个体体验属于个人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经历,不同的体验会带来不同的社会认知,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思考,而顾城自小而大的独特成长和经历则促使其不断地追寻自我。从幼时开始思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渴望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而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时代与社会氛围的影响,让顾城逐渐在生成文化自我的同时走向了一个反文化的自我,抗拒社会文化对自己思维的统治,在反叛中执着地追寻着自我。出国后的异域体验,让他在多元文化的映照下重新进行自我的定位,在东西方文化中重新审视自我,体味生死,追寻终极的自我,最终形成自我的消解。顾城自我观念的生成与流变,既是时代与社会变动中独异的文化样本与标志,也是一个个体努力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探索。  相似文献   
73.
网络丧文化是折射当代青少年心态和境遇的一面镜子,其中裹挟的负面情绪是网络时代值得关切的传播症候。网络负面情绪的兴起,是阶层固化导致的生存困境和时代变迁带来的社交孤独而引发的一场亚文化实践。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这场亚文化实践最终演变为情绪宣泄和自我满足的生活标签与符号意义。网络负面情绪呈现出颓废、迷茫、无病呻吟与多愁善感的叙事风格特征,具有三种现实意义:从个体角度,它是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的确认工具;从文化角度,它传递出对现实生活和主流文化的温柔抵抗;从经济角度,风格的实质是让受众沦为“数字劳工”,自由地、无偿地为商家提供“数字商品”并沉浸其中。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青少年负面情绪的过度传播潜藏着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意识形态隐忧,通过外部涵化与主体自律等措施可以化解青少年网络丧文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4.
不同于传统“树洞”,网络“树洞”是一种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不过,它仍旧是在个体自我言说之欲望与秘密泄露之担忧的矛盾心理下产生的。由于媒介平台的介入,网络“树洞”实现了传受双方的联结,并且在平台商业属性的影响下,其传播内容呈现出议题类型化与表达故事化的特征。事实上,网络“树洞”在作为非正式的社会安全阀的同时,也成了社会风险的潜在孵化地。进而观之,如何让网络“树洞”中呈现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由相似经历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不至于带来群体极化,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的互动交流不会滑向窥私狂欢,显然是当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5.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限制了公司价值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以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构造PVAR模型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融资约束划分后,最终确定36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SGMM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促进投资的发生,缓解投资不足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从长期的影响来看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会通过缩短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滞后期数,促进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76.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和大学者.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作过深入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六家要指》一文之中.司马谈从"务为治"即把六家学说定性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学说发论,把道家的政治思想与阴阳、儒、名、墨、法等五家的政治思想作了区分和比较.他认为,道家吸收了其他五家的长处,又没有五家的短处,比较明确地把道家无为政治思想概括为简易政治思想,形成了道家独特的简易政治思想风格.司马谈虽然论的是道家,但主要讲的是老子.  相似文献   
77.
使用大规模的跟踪调查数据,从村庄民主自治开展的角度,研究了村庄合并和治理重心下移两类治理单元调整对村庄“四个民主”的影响。结果显示:村庄合并后,村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概率、村庄召开村民大会的频次都会降低,民主自治开展困难;治理重心下移后,村民民主参与的概率、 村庄召开民主大会和民主评议的频次都会提升,民主自治较易开展。从影响机制看,村庄合并会减少村民获取重要信息的便利性,进而降低村民的民主参与概率;重心下移会提升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和重要信息获取便利性,进而提升村民的民主参与概率;单元调整后,村民公共事务参与积极性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村庄的民主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村庄合并后,提升交通便利性能激活村民部分类型的民主参与热情,但难以解决民主管理难题;重心下移后,议事会或理事会能承接部分村庄自治活动,而村庄合并难以达到类似效果。不论治理单元如何调整,提升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和信息获取便利性,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对开展村庄民主自治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8.
基于CPT视角的多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探讨投资者面对不同投资风险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对其投资策略的影响。通过选取不同超额收益率及波动率水平的股票,测试投资策略对于风险态度指标的敏感度。研究表明,投资者面对不同风险具有明显地心理变化,并且其心理变化对投资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收益时,表现出风险厌恶,面对不确定损失时,表现出风险偏好;投资者将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作为心理参考点,所做的投资决策与相对于此参考点的相对财富水平的变化有关,而不是与传统理论中的绝对财富变化量相关。  相似文献   
79.
魏晋名士艺术境界的形成路径清晰而富于哲理,他们通过心身外在表现的审美追求以获得艺术对象审美外观的人格化,通过“远”之本体追问与“远”之身体探寻来实现人生和艺术的玄远境界,使得“心”臻至“无”之境与“美”臻至“无我”之境在人生与艺术层面完美融通。如此,魏晋名士与肉身以及欲望存在的自我渐行渐远,而生命精神却始终作为不可或缺的逻辑线索,延续于人生、艺术之中,成为艺术精神和人格蕴含的内在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80.
《珍珠》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奇诺的自我实现过程,体现了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奇诺的故事正是其人格发展过程的写照.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奇诺意识到自己的人格面具,直面自己内心的阴影,从智慧老人那里获得帮助,并看到自己的灵魂形象阿尼玛,对自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实现了心灵与外界的和谐统一,最终成功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