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632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41.
藏富于民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的藏富于民之路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进行相应法律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曲折之路。藏富于民的制度创新将进一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财富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启示。但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的事实证明目前我国藏富于民的制度还需要不断自我检讨,优化法律制度,强调制度正义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2.
湘阴县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摸索出长期开拓土特产市场、滚动式开发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这种思路与做法被总结为"湘阴模式":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关键在于打造品牌优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3.
梁漱溟的心性理论是其文化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梁漱溟提出“宇宙大生命”之说,用“本能、理智、理性”的三分法和“理性为本,理智为用”的原则,改造传统儒学的心性理论,使之上升到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水平,并将真善美的价值作为联结理智和理性(直觉)的中间环节,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些都为现代新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方法,在现代新儒家中也可谓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44.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关系.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趋向,这种趋向决定了他们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但是,这些科学家信仰的上帝与一般人所信仰的上帝是有区别的一般人信仰的上帝是拟人化的上帝,而西方科学家信仰的上帝是安排自然秩序的上帝;西方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从不怀疑自己的追求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并不存在冲突,科学属理性知识而宗教属人类信仰,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应然问题.  相似文献   
45.
促进农民增收亟需推进三大“涉农”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就业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从根本上阻塞了农民通过社会转型增加收入的途径;现存农村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土地作为资本的功能的有效发挥,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阻塞了农民通过有效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的渠道;目前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三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农民增收的内在动能的释放.这三大制度应当成为"涉农"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6.
信息与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是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技术和手段.然而,长期以来人们都为信息技术投资究竞有没有效益、效益有多大、究竞该如何测算其效益等这些问题所困惑.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并力图对这些问题给予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47.
朱学与王学 ,一个强调社会伦理规范的强制性约束 ,一个强调道德修养的内在性自觉。二者体现了儒学“内圣”与“外王”的二重属性 ,这二重属性恰好互为补充地体现了儒学的基本价值。从宋至明朱学与王学孰轻孰重的论争 ,只是儒学这二重属性孰轻孰重的争论 ,也是儒学为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而作的自我调适和补强。  相似文献   
48.
西方学者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分别有"冲突说"分离说"相互关联说"认识的不同状态说"和"完整知识说"等不同学说。各种学说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当克服它们的片面性,把对立的合理论点统一起来,并正确理解每一学说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地位,以达到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全面而正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49.
衡山是李白从洞庭湖溯湘江"南穷苍梧"的必经之地,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性格看,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志向看,从感司马承祯知遇之恩看,他没有理由不游衡山。李白笔下对南岳衡山景色生动逼真的描写,非亲历其境不能道。《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前四句应是一首独立的咏衡山诗。一些关键词语在李白集中的出现状况显示,《游方广寺》诗是李白真作可能性极大。李白集中应还有衡山诗。  相似文献   
50.
鲁迅自剖的一方面内容直指自己的黑暗内心 ,这里有着超乎常人的坦率 ,同时又超乎寻常地隐晦 ,这两方面奇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了《野草》和《彷徨》这两个骨子里内蕴孤独的典型自剖文本。从这一角度来进行的解读 ,特别是对于《彷徨》 ,已经开始但还远远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在某种程度 ,鲁迅自剖的自觉和达到的深度 ,是中国文人中所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