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是一个传统文化架构不断蜕变、新质源源创生的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可以看到其具有以下特征:崇尚敬畏和服从,反对怀疑、张扬和自主;崇尚均平主义,反对物质利益追求和利益差距;崇尚群体的仁义道德、血缘伦理,反对契约和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自由;崇尚人格上的隐忍、内敛,反对竞争和冲突;崇尚性情上的内省、包容,反对从个人存在出发的价值指涉与生活态度。这样的文化景观与当前扩展了的社会环境,存在着整体上的不协调、不匹配甚至不和谐现象,因此需要在大的社会变动格局中审时度势,作出恰当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2.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儒学全方位地参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贯穿心性、政治、社会的完整思想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心性儒学、政治儒学和生活儒学的三重向度.儒学三重向度的互动与整合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3.
法治是人类自身理性关怀的方式和手段,只有良法才能体现人文价值。能够反映公平正义原则,逻辑结构和内容合理并保障人权的法律,才是良法。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是最高的办事原则,法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公信力,才具有最高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4.
白马藏族的族源记忆与传说比其神话的出现要晚,一些传说追溯了远古先祖通过艰难的迁徙得以使族群存留下来的历史过程.白马藏族以传说映现了他们民族的集体想象,不断实现着他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着其族群意识和认同感,其中的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物传说是主要种类和存在形式,它们多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并经口头辗转加工创作而成,因而形成很多奇特生动的情节,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文学性.这些传说结合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以十分明显的地方性、民族性引人入胜.从而已成为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传说品种之一,至今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5.
阴平古道本自西汉地名,至迟在宋代作为道路名,所涉时限却远及秦代。《三国志》邓艾破蜀的记载使阴平偏道名扬天下,但历史上作为连接南北丝路之一要道者为阴平正道。阴平正道虽路线有异,但走向大体一致,即沿白水江一线自陇达蜀,显示了一定的历史复杂性,因而相对应的文学文献遗存呈多样性特点。从文献文学角度考察河南道,它是连通南北丝路的另一要径,虽在唐以后至明清呈渐衰之势,但仍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白马藏族民间故事流传通道的三种形式,表现着在汉语介质下的"他者描述"之变动不居,由此而凝练出它最主要的特征,即白马藏族故事从史到事的表述。这种特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总的意图在于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对本族的历史加以重新的审视、包装与修饰,努力在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灌注时代的气息。白马藏族民间故事中原始的社会理想意识等所共同组成的人生未来意识,主导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以及将来白马藏族的故事观念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47.
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具有版本差异性和情节共生性,题材来源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其主要的类型,分别是族群历史的艺术呈现、底层意识的口传记录和地域叙事的民间色彩。这些重要故事题材类型,表现着白马藏族神奇丰富的想象力和艰难民族生活史的再现,格调或热情奔放、或忧愁哀怨,内容饱含欢乐、寂苦、坚韧、不懈进取等丰富经历和价值取向,为人们认识白马藏族独特的文艺生命力、复杂而多变的生存状态提供了指针,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白马藏族文学与文化方面的多维理解。  相似文献   
148.
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国梦的实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本文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以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为脉络,以现代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史为轨迹,论述了民主政治是构成国家的基本政治理念;中国社会至今仍面临着现代国家的解构(去全能化国家)和建构(界定国家职能范围)的双重任务.界定政府职能,区分公私领域及第三领域(生活领域),构建市民社会自治,还权于民,这是中国政治未来的基本走向,这些现代国家理念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