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城监初探     
从文献记载着手,初步探讨盐城监的设立时间、延续、地理位置,并谈到盐城监的设立对盐城发展的深远影响,用史料说明“盐”曾在盐城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平军足迹遍布淮盐销售引地,从而对淮盐运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淮盐的运销才又渐渐复苏。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我地区民国初年“废灶兴垦”时期爆发的商灶剧争的经过,剖析了负责兴垦的垦务公司对灶民所有的荡产进行巧取豪夺的史实,证明了“废灶兴垦”的资本主义性质,指出了研究这段历史对建立海盐博物馆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古代两淮盐政中有关“河工”的情况,兴工最早、规模最大、修筑次数最多的是范公堤.而兴办“河工”则是与海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密切相关。兴办“河工”所需巨额经费的筹措方法,一是朝廷拨款,二是盐商捐款。此外,还介绍了“河工”的施工办法、工价及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15.
皖南事变前,盐城一步步成为华中新四军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心;皖南事变后,盐城进而成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通过梳理相关史料,认为这体现了中共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英明决策,也反映了新四军、八路军指战员们不畏强敌、进退有度的执行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以“盐课”满足“军国急需”由来已久、而两淮的盐赋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清代在两淮盐政中征收助军费用的形式、具体做法及激励措施,最后剖析了征(加)收助军费用对淮盐产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详实的史料,论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清代两淮盐政中的社会救济,而稳定淮盐生产、保证盐课收入是清代两淮盐政中实行社会救济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朝廷政策性救济和民间互助性救济是清代两淮盐政中社会救济的形式,两淮大大小小盐官们是实际操作者。  相似文献   
18.
江淮东部沿海海盐发展的历史见证——串场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场河位于江苏沿海北部,是从宋代开始逐步形成的人工运河,因串通诸多盐场而得名。串场河沿线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重要的海盐产区,汉代的海盐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唐宋以后因该地区海盐业的发达和实际需要逐步开挖形成淮盐重要的运输线,从而也带来了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并与大运河一起共同铸就了江淮海盐辉煌历史的姊妹篇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海盐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对草堰古盐运集散地的历史文化定位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多认识,于是对草堰再次进行全面调查,对现有历史文化遗存从认识上作新的整合,着力探讨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体文化内涵及其存在形式,以求为科学的保护利用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盐阜抗日根据地参军工作从困难重重到拥军参军、春季参军、反攻参军的次第开展,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拥军工作、优抗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逐步深入,根据地群众最终实现了从物质改善到思想改造、从迟疑观望到踊跃参军的成功转型。群众路线是中共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