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近年来,中国城市雕塑建设领域出现大量由于舆论争议、规划变更导致城市雕塑在寿命较短时就被迁移、拆除的案例,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有必要在大型城市雕塑设计中大力推行已在建设项目领域广泛使用的全寿命期设计理念。在此领域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够科学指导城市雕塑建设与管理等实践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国城市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绘画确立了“以诗入画”的审美原则,苏轼更将其深化为“诗画本一律”的绘画主张;山水田园诗词在北宋大为兴盛,文人大量参与造园,“以文入园,因园成文”使得园林成为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题材;在文人诗、画的影响下,北宋文人园林走向兴盛并占据主流地位,在体现“诗化”的同时,也大肆吸取文人画的画理画论来指导造园,又呈现出“画化”的表现特征,诗画的情趣与意境的蕴涵成为北宋写意山水园林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尽管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逐渐被人们淡忘。通过对皮影艺术形式地深入研究,对当代国内外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的广泛分析。阐述了中国皮影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可行性,设计出传统皮影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剧场”,同时对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描述。使传统皮影艺术的存在和传播形式从民间转向数字化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以崭新的面貌重振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成区,“小型广场”是克服大尺度、粗放型的公共空间建设手法的有效形式,是对户外空间资源深度挖潜,盘活存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小型广场”也是城市建成区中“公共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简述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广场”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明确了“小型广场”的概念及来源,并探讨了“小型广场”的设计原则,如“微介入”原则、“构建网络体系”、“公众协商”和注重“文化品质内涵”等。  相似文献   
15.
纸扎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其与华夏民族的民风民俗紧密相连。纸扎文化缘起于原始宗教的巫术祭祀活动,后随着汉代纸张的发明与普及,实体纸扎逐渐产生,并在宋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今,仍有多个地域存在着纸扎文化。总体来说,民俗纸扎是古老的华夏民族民风民俗的延续与展现,是“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方案设计的起点除了传统的纸上“平面设计”以外,还可以“空间”、“剖面”等作为设计起点。此外,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理念先行”、“模型”、“建造”本身以及“计算机应用”等。诸多方式并存,源于人们对建筑及建筑活动的不同理解。问题不在于哪种方式更好,而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于我们。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简单的保存和保藏,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与时俱进,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焕发生命和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针对广大剪纸爱好者和青少年儿童动手动脑能力训练的强烈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民间剪纸艺术生产流程交互体验平台的构建思路与实现方案。首先对其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分类;再按照分类标准建立动画元件数据库,并以完全对称折剪法中的团花剪纸为例详细阐释了交互平台的设计思路、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最后对其进行了测试与应用验证。该系统可以使无剪纸基础的学习者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通过反复观看,跟随学习,剪刻出与案例相同的剪纸作品,从而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并且逐渐了解剪纸,喜欢剪纸。  相似文献   
18.
文人园林讲究意境.作为艺术范畴的园林,其意境是指通过园林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得意忘形”.园林意境不仅可以通过堆山、理水、植物、建筑这些实的景观营造手法实现,而由日、月、风、云、声、影、禅、茶等这些虚的元素形成的“风月景”,则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选取三个角度展现了由虚景营造园林意境的艺术感染力:对声音艺术的运用;对天文气象的借用以及人文活动的映衬.  相似文献   
19.
在雕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问题,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以及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雕塑与建筑有亲缘关系,雕塑艺术,尤其是现代抽象雕塑艺术,对于现代建筑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根深蒂固的。雕塑给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更象雕塑、更象纪念碑、建筑更具视觉冲击力,有些建筑,甚至直接追求雕塑语言。建筑与环境更离不开雕塑作品的衬托,雕塑艺术品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让建筑更具环境包容与公共认知。雕塑给了建筑美的语言、高尚的灵魂,建筑给了雕塑生存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纸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其中,山东曹县戏曲纸扎以多姿多彩的戏曲人物造型独领风骚,作品夸张中有严谨,浪漫中有稳妥,集阳刚与阴柔、夸张与写实、浓郁与强烈的审美意蕴于一体,展现了匠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富戏剧性,意蕴悠长。同时,曹县戏曲纸扎兼具民俗性、艺术性、地域历史文化于一体,对当代纸扎工艺的延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