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究车辆在经过路面附着系数变化路段时的行驶安全性,基于ADAMS/CAR建立人-车-路仿真系统,仿真模拟车辆在经过路段积水区域与隧道出入口附着系数较低路段的行驶状况,依据车辆动力响应指标,分析车辆在经过附着系数变化路段时的车辆安全性,提出相应的安全驾驶对策。仿真结果显示:在大半径曲线路段,轮胎单侧或交替经过积水区域比经过全段积水区域时可能更安全些,驾驶员应及时向积水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有利于驾驶安全;车辆在减速驶入隧道和加速驶出隧道时,车辆加速度与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安全行驶状态影响较大。因此建议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制动与加速不要过快,进入隧道时应该提前减速,出隧道时不要急于加速或者匀速驶出隧道。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高速列车弹性车体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分析弹性车体对列车运行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车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车体的模态,并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将其导入VI-Rail软件,然后将柔性车体和前、后转向架子系统组装成刚柔耦合整车模型,分析了其对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性、运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与刚性车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弹性车体模型会使整车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略大于刚性车体模型。  相似文献   
103.
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斜交桥遭到严重损坏,其桥面普遍存在绕竖轴转动的现象。桥面的转动增大了上部结构的横向位移和挡块、支座以及桥墩破坏发生的几率。针对地震作用下斜交桥存在的桥面旋转现象,对其发生的机理,结构参数、支座和横向挡块对桥面旋转的影响,斜交桥限位措施等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目前在斜交桥桥面旋转研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石家庄西柏坡高速公路田家庄互通立交跨越京广铁路货迁线,为一联2×67 m双幅曲线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结构,采用同步转体施工方案,为保证转体工序的顺利进行,转体前应采取措施使T 构在两个方向达到平衡。为此,确定其是否平衡的称重试验和试转工作是必不缺少的。介绍了该桥称重试验的原理主要内容及步骤,介绍了称重试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T构平衡配重的方案,工程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5.
结合目前客运专线沉降观测实践,分析了几种常用测试手段的优缺点,提出了能够满足无碴轨道沉降高精度要求的观测方法和测试元件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6.
作为高等教育最后一个环节的毕业设计,其质量一方面反映着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反应了教师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针对土木工程中"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教师申报题目、学生选题、开题、设计过程、答辩及资料整理等各环节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重点,最后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实体有限单元法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普通箍筋约束预制拼装桥墩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反应,得到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为了提高预制拼装桥墩的滞回性能,改进模型,使用贯穿节段接触面的普通纵向钢筋作为能量耗散装置增强耗能能力。改进后的模型残余变形小,滞回性能高。  相似文献   
108.
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和直剪摩擦试验,测试了两种试验条件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剪切速率对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或剪切速率的降低,筋土界面剪应力力峰值以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增大。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具有重要贡献。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土工格栅加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9.
公路改扩建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地基处理前后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响应,计算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发挥率,确定应力控制层,制定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主要结论为:路面底基层的强度发挥率最大,为路面应力控制层;通过改变复合地基桩体和格栅参数,同时考虑安全系数,得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05%。对应的处理措施为:桩体模量为10.0 GPa、桩体长度为15 m、桩体间距为2.0 m;格栅模量为1.0 GPa、格栅长度为7 m。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深入研究钢 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剪力连接度为参数设计了两组试验梁,分别进行了模型列车以不同速度和不同重量通过时的动力测试,得到了各试验梁跨中竖向动挠度、加速度和支座截面结合面相对滑移的时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结合梁跨中挠度和结合面相对滑移都不是线性变化,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剪力连接度的减小,结合梁刚度下降,动力系数增加,且动力系数随行车车速和车辆重量的增加也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