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2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26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2639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考察吴文英的词作,离不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宏大历史语境。对吴文英词进行现代化的解读颇多,叶嘉莹先生提出的"时空杂糅"与"感性修辞"两大主要特点并非吴文英词所独有,也不是西方现代诗歌所独有的。事实上,英美意象诗派与中国传统诗歌在意象使用、意境追求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92.
《三字杂》是流行于湘西南洞口地区的一部民国时期的杂字书,对该书丰富的方言语词进行注释,不仅为语言学还可以为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3.
论“献祭”心理对西方悲剧“悲剧张力”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悲剧作品在其悲剧性情境的营构中,潜藏着人们对"恶"的恐惧而搬演的集体性情绪的发泄与传达,及对献祭心理图式的搬演.献祭心理包含着"媚神"、"悲神"及"辱神"三种心态,在"恶"的命运主题,献祭的品性赋予了悲剧命运感、神秘性和祭典性等因素,塑造了悲剧"严肃"、"崇高"、"阴郁"品性,使得悲剧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在类似祭坛的剧场中发挥作用.同时,献祭心理始终贯穿其中,支持着这种"祭典"的完成,使得观众在"玷污"与"圣华"牺牲中疏散自己的怜悯与同情之心,达到某种程度的圣华与升华,在悲剧情绪净化的同时,使得悲剧张力得以扩张与收缩.  相似文献   
994.
宋代江西佛教发展迅猛,佛教寺院多,僧尼人数多。同时佛教的流布及影响又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995.
刑法的重心在于通过刑法功能去实现刑法的目的,而刑法目的能否实现,或者能实现到什么样的程度,却与刑法的容忍度有着直接的关联。提出并着手研究刑法容忍度的问题,是因为这一概念不仅是衡量刑法价值的指标,而且还能够为拓展刑法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进路。中日两国因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刑法价值观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取向。如果从刑法容忍的角度对此展开比较分析,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96.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借鉴与吸收先进的教育机制与理论的同时融入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是我国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并能进一步确立中国体育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7.
《如此欢乐童年》是奥威尔晚期写作的回忆性自传散文,这篇散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反特权意识。论文通过分析他对学校教师鞭子教育的憎恶、对阶级差异和阶级特权的反感、对强者规则的挑战来透视奥威尔对权力的批判态度,从而认识到奥威尔的这种反特权意识与其后期的反集权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有助于理解奥威尔创作中的权力情结,以及贯穿奥威尔一生写作的有关权力的主题。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我省教育技术课题管理现状和国内教育技术课题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及时指导的课题管理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基本框架、具体功能,并讨论了平台建设和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让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步骤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