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3(启动刺激:卡通表情图片、网络表情符号、汉语双字词)×2(启动刺激的情绪类型:积极、消极)×2(目标刺激的情绪类型:积极、消极)完全被试内设计,比较卡通表情图片、网络表情符号和汉语双字词这三种启动材料之间的情绪启动效果。结果发现,卡通表情图片、网络表情符号、汉语双字词都存在情绪启动效应,且卡通表情图片的情绪启动效果好于网络表情符号和汉语双字词,网络表情符号和汉语双字词之间的启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负启动的抑制作用上,即对与启动材料情绪效价不一致的目标刺激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正启动的促进作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纽约诗派是二战后美国诗坛的重要流派,作为代表人物,肯尼斯·科克曾长期不被主流评论界所看好。科克往往被认为是个喜剧诗人,诗风荒诞、大胆,然而,在艾略特和新批评一统天下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却极富创新精神,"影响的焦虑"在科克的诗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其先锋艺术创作最常采用的文学样式是"戏仿"。戏仿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呈现,这正验证了科克超前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33.
对福建和江西7所城市中学21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女生的人际敏感性高于男生;(2)整体上看,独生子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际敏感性程度无明显差异,随着年级的上升,中学生人际敏感性呈下降趋势;(3)在城市中学就读的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有更高的人际敏感性;(4)亲子关系质量和父母关系质量会影响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学业发展的目标,文章对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策略,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等。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对的各种压力也逐渐增大,文章就大学生心理挫折的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抗折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观锻炼体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观锻炼体验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探讨了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3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来到才溪乡,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是毛泽东苏区经济建设的实践地,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央苏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党和毛泽东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的体现。新时期,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的经济建设经验进行解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9.
思想观念、非正式制度变迁与“陕西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促进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陕西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认为:“陕西现象”的形成在于人们还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非正式制度,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环境,从而使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因而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潜在的增长率;改变“陕西现象”的必要途径是应当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变革时代所提供的内外条件,革新旧的思想意识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40.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三个有决定意义的变化,一是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大流动。但这三种发展模式由于知识的瓶颈的柬在新世纪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减弱。实现农村经济知识化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突破瓶颈约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农村经济知识化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