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31.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在他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中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巨变的历史进程,"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变"是否是世界发展永恒的乐章,高等教育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是否也存在诸多"不变"的要素?从"巨变"中区分"不变"的事物,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有助于加深对高教本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33.
传统信托法要求受托人必须亲自管理信托事务,此即"不得代理规则".现代信托法突破了这一僵硬规则赋予受托人以委托权.就两大法系比较而言,尽管在责任承担问题上,二者都采取的是过失责任原则,但在前提条件之设置上,两大法系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信托法在委托权行使之前提条件的设置上较为科学,但在费用负担、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34.
首先考察挑战人类文明的主要环境问题,回顾了人类作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明智选择.然后论述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多维变革.最后分析了中国在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具体分析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36.
我国城镇化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实践经验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才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也就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条件。与此相联系,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3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即它是和党中央思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的过程。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8.
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因势利导地提高劳动力和土地市场化程度,使其按照市场信号导向自由地流动,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9.
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镇化之所以面临着如何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即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没有夯实好。而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关系不协调或相互脱节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0.
伟大梦想话语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话语创新和话语再造。作为国家新的话语表达和文化图景,伟大梦想话语承载着向世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与文明崛起、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伟大梦想话语建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工具来夯实话语建构的学理支撑,从当代中国所经历的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话语建构的活水,坚持话语建构的原创性、民族性、群众性和斗争性原则,用中国话语阐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中国话语建构对完善中国道路的话语表达、激发民众共同推进伟大梦想实现、重塑世界和平与发展新格局、实现与西方平等对话和推动中国话语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