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4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4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解读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性: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和宏观的研究视角,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构建了一个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效率性的基本分析框架,并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激励主体的适应性和激励客体的相容性两个层面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性,主要着力点在于解决对农村金融制度的政府替代逐渐淡出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的激励结构,以期完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及解决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和推进农业保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系列化现象日益明显。针对外资进入我国的新现象,我国应积极发展与跨国公司配套的产业,鼓励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的发展,促使跨国公司的研发本土化,并积极探索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调整与外资政策相配合的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9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构建了环首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环首都城市群11个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就如何提高环首都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基于评价指标提供的信息和运用改进的AHP-FCE集成模型对2002—2011年间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从构建的描述经济增长质量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中选取了8个代表性指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并优化生成客观权重,由模糊合成运算得到动态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值、最大序差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出安徽省市域经济增长质量在10年间的动态变化轨迹和区域性差异,只有个别城市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区域,更多的城市则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跳跃"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各维度发展程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95.
利用1990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延边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物流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说明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延边地区应采用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系统、加强投资、改善环境、培养人才等方法来提高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96.
城市定位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拟订,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分析,确定了秦皇岛市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功能定位和综合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科技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国际贸易的数量飞速增长,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量的增长,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重点由轻工业产品转向重工业产品,又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的方向发展。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引起各国、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8.
WTO框架下美欧农业政策调整的取向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信息不完全的国际社会中 ,当一国农业政策与国际农业贸易制度发生冲突时 ,面对游戏规则的约束 ,国家作为理性的局中人 ,在政策选择的博弈中 ,总是努力寻求符合本国利益的政策选择 ,以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WTO框架下美欧农业政策调整的比较与分析 ,剖析了农业政策调整中的国家行为 ,并基于我国农业政策与WTO农业规则的冲突 ,提出了逐步化解体制冲突、进行国内农业体制和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
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逐渐引起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微观模型,并以美国提起的反倾销为例,对反倾销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启示的角度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行为所引发的反倾销跳脱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比较优势理论与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主要是为我所用的目的性所决定的。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把握好该理论运用实际过程的转折点。而对外贸易政策或战略的制定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意义:一是国家宏观层面的;二是属于产业层面的,二者不能混淆。在不同的时期,贸易政策有历史的价值和局限性,有不同的部门适用性及自己特定的含义和适用性。因此,将国家宏观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与对产业部门或产品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区分开是非常重要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是该理论的自有之意,而政府所能做的是推动和保障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并缩短从一种产业优势或产品优势向其他高附加值产业或产品优势转变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