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批量生产和标准化使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于是设计的审美问题便被提了出来。从功能为本到功能超越,设计的审美价值判断由对人的实用功能需要的满足走向了情感交流、生活理想和诗意追求等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满足。现代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不同流派对建筑设计审美价值的诠释与判断体现了人的审美活动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02.
王正刚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97-100,112
就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教学体系、学科建设进行了论述与评述,对它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指出了建立这一教学体系所需要克服的困难所在,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并以此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给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和当代艺术设计带来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服饰配件的产生和特性的分析,指出服饰配件在服装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强调服饰配件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适当合理的装饰能使人的外观视觉形象更为整体,弥补某些服装的不足,达到审美的要求,阐述了服饰配件在服装设计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4.
论创造性思维与艺术专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心与灵魂,加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就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基础及结构人手,阐述了各类思维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5.
艺术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组成类型,它与科学形象思维、技术形象思维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也有它独特的特征。艺术形象思维是一种处于艺术设计创造性活动功能的思维状态,其活动必然也是一个符合自身运动规律的过程。本文就艺术形象思维所呈现出的规律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6.
诗画·意境——论网师园的园林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发展一直深受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与造园术相互影响,相互滲透,成就了中国园林极高的艺术境界。网师园的园林艺术特征就在于因诗成景、以画入园、因景生情。  相似文献   
107.
自然之美,以其独到的方式蕴于细节之间。遗憾的是,这些寻常、但动人的细节却往往被那些不太敏感的心灵忽视。我所钟爱的田园蔬果、河塘菱藕就生长在这种很容易被遗忘角落里。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它们的习性一无所知,它们只是我家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普通菜肴而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菜篮子中的时蔬与果实渐渐以一种极为平凡的姿态进入我的眼...  相似文献   
108.
康斯泰勃尔的风景画作品丝毫没有任何明显的虚饰或过分强调题材重大意义的做法,因而他的绘画语义完全是对自然瞬间气氛的把握,以艺术的诗性创造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本来面目,并在平凡的自然物象中诠释美的存在,把形象发展成为一种能够窥视到内心的某种愉悦,通过作品的个人意义给艺术形式赋予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9.
“形神论”在中国早期绘画中已经形成,在晋、唐时期开始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进入北宋,成为宋人绘画的一个基本发光点,而对于形似的思考是宋人绘画的核心内容.在花鸟画中出现了“写生”.当时的画家如赵昌、崔白等都十分重视“写生”.北宋的“写生”观念的形成使“形神论”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写生”观念的确立使中国画自北宋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种观察方式.北宋的“写生”观念深受“形神论“理学”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原动力与精神主题、文艺审美观与色彩指向、建树与局限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新音乐的特质,透过新音乐对线性时间和因果律、必然律的消解与颠覆解读重新审视,探讨新音乐与中国现代文学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之处,得出中国新音乐先锋旗帜背后的寻根畅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