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人工物自人类制造使用工具时就已诞生,在现代社会其更以产品的方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关注到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工物对于个体的不同影响,分析了传统的人类产品及其设计令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角色,进而剖析了现代人类产品设计让个体存在群体性强化和时空观改变的趋向,最后探析了社会组织形态通过现代人工物及其设计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设计”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以“流水别墅”设计思想的解析为例,实地考察安徽古村落建筑群,以苏州古典园林和日本建筑为中介,比较赖特建筑设计与徽派民居的异同,分析其共有的徽州文化与建筑生长思想,阐明生态设计思维的基础和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83.
我国的古建筑群中,有一种建筑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塔。然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的塔,原本并不是中国本土的,而是古印度的一种佛教经典建筑,它随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演变出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结构,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成为了中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本土的楼阁和后来演变而成的佛塔各自的渊源和关系,也在互相交织中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84.
童装产品中的绿色设计不仅要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符合儿童穿着的卫生舒适要求,还要在满足商品消费需求的同时合理设计产品周期,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本文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研究童装产品的合理化设计与童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探讨童装款式设计的科学性以及产品使用周期短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得出绿色设计应该成为童装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理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文化的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土崩瓦解,也促使各行各业快速进入现代.中国服装的西式化是东西方服饰文化交流的成果,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常现象,它和"殖民化"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86.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建造园林的基本要素,它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上有着深层含义.苏州园林里的理水作品充分体现了造园家们师法自然、追求园林意境的艺术匠心注重因地制宜,处理好水体与周围园林空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这对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针对迷你自行车部件尺寸影响骑行的问题,运用工业设计及人机工程学知识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FAST法的 功能问题,建立功能树选定设计改进点;建立自行车传动模型,计算了传动系统尺寸配置;分析了迷你自行车主要尺寸对 骑行的影响,设计了基于骑行动作与车身尺寸的车架伸缩机构;研究迷你自行车安全性涉及的问题,通过分析车架改进 后骑行姿态特征,设计了基于人机工程学分析的车座。通过改进设计使迷你自行车满足悠闲骑乘需求。  相似文献   
88.
古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文化空间作为古镇中最富活力的因素之一,在古镇的保护与复兴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古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空间代表了时间维度上的文化积淀与演变,也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层面的客观反映,塑造了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当下文化空间的构建与古镇的保护和复兴息息相关,也为古镇注入了新的地域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9.
塞尚的绘画及绘画创作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观看,二是苦行和永不满足.本文通过对塞尚绘画及创作生涯的分析,论述了塞尚全新的观看模式和在绘画创作中的苦行行为.他以实验性的绘画探索,从传统的视觉经验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超越前人的全新视觉感受,对20世纪的现代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