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新生代 ,而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是大学生活的最后环节 ,既标志着大学生活的结束 ,也意味着职业生活的开始。它是大学生一生中一次关键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生价值选择。但由于校园生活的相对单纯及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的相对匮乏 ,使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中难免具有幼稚的冲动、盲目的激情和过分的自信 ,甚至由于自身缺乏信念的明确导向性 ,导致他们往往不能公允和客观地把握个体择业的恰当座标 ,以至产生心理障碍和技巧操作失误 ,给择业带来困难。因此本文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具体择业的多方面因素。一、择业的心态深化改革 ,…  相似文献   
72.
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对书画创作与欣赏的论述,他关于绘画与生活关系的阐释,关于“书画之妙当以神会”、“画意不画形”的审美原则的理解,关于“还观所画想见其人”观点的总结,关于发挥艺术想象构思方法的介绍,关于“以大观小”山水画透视规律的分析等,对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3.
"动感"形式之所以广泛呈现于造物艺术中,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缘由.其中,人的生理感知为"动感"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人在生活中对审美趣味的追求,是"动感"形式存在的情感依托;而"动感"形式的存在,又是人之哲学观念以及生命根本意义与价值的反映.由此可见,"动感"作为造物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视觉经验与造物意识的总结,是审美心理与情感思维的追求,也是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态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74.
三维CG课程既为学习设计艺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工具,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应当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正确的目标定位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际需要,理顺课程的知识体系、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一门精品课程,并以此推进设计艺术学科的数字化提升。  相似文献   
75.
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扎根于中国化本土实践,最终形成与社会革命并行不悖的独特场域及精神谱系。自我革命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觉悟的生成过程,它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魂筑牢党的自我革命的初心,并自觉养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无我利他之心,在实践中展现出党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和无畏勇气。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从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构建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体系,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提升党建治理效能,从而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